咚咚咚、铛铛铛……10月24日,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稻香里的“守望日落稻香民宿”,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装修收尾工作,约半个月后,这里将迎来它的首批客人。
而就在一年前,与县城距离仅1公里的新光村,都还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传统乡村。
这边是平淡如水的朴素生活,那边是充满希望的诗和远方。时常望向城里的村民都在期盼着,发展的风什么时候能吹到村里来呢?
乘着城乡融合发展之势,竹里稻香项目正式落地,打通了新光村与城区之间的壁垒,让这个美丽乡村焕发了活力。
重点在“乡” 人居环境提升大
“变化太大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处处都是风景。”10月24日,听说新光村被打造得很漂亮,趁着空闲时间,住在城里的刘嬢嬢一行人相约而来,游玩拍照。
漫步新光村,干净整洁的院落、生动清新的壁画,一步一景,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浓浓的田园气息让人感受诗意的慢生活。沿路的二十四节气牌、农耕老物件展陈让人近距离感受到农耕文化。
与以往印象中的普通农村不同,如今的新光村令他们赞不绝口。“走在村里,都觉得舒适得很,我都想回这样的农村生活了,真是羡慕他们。”同行的帅希华感慨道。
这些变化始于2021年竹里稻香项目的正式实施。该项目以粮油特色产业为主,通过建设1300亩粮油园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天台合作社农旅融合示范中心、农业大数据与展示控制中心、宜居乡村等项目,打造集农业科技、高质量农产品展销、农村电商平台等为一体的现代粮油产业示范中心。
据新光村党委书记刘玉祥介绍,新光村位于竹里稻香项目的核心区域,自该项目实施以来,他们通过“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共计开展风貌提升427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
“以前是我们想到城里去,现在是城里人想到我们村里来。”新光村村民周丽蓉说,现在村里的改变非常大,脏乱差成为历史,干净整洁成为了新的代名词,很多城里的朋友都很羡慕她。
动力在“城” 丰富资源入驻多
今年10月,一家刚营业的芸薹问稻餐厅成为了新光村的流量密码。
据了解,这家餐厅由国有公司盘活村上的闲置用房改造而来,品牌和经营人员都来自当地,由青神城区的一家老字号餐饮管理团队负责经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增加事情的成功率。”餐厅负责人周多霞说。
10月24日下午,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铺桌、摆盘,为迎接晚上的客人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们营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7个包间几乎每天都坐满了。”餐厅的前厅经理朱丽说道。
除此之外,村里还有民宿、竹艺工坊、科教展馆等农旅新业态10余处,旨在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成为城乡融合先行试验区。
“依托于我们村原有的生态风光和交通优势,今后我们将加大招引力度,丰富全村业态,并通过举行风筝节、坝坝电影等活动,丰富我们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刘玉祥说道。
途径在“融” 补齐短板效果佳
像往常一样,已经搬到城里居住的新光村村民周廷刚,还是习惯性地回到村里四处转悠一下,看看村里又有哪些可喜的变化。
据了解,周廷刚在村里本有一处约200平方米的住宅,借这次发展的东风,有城里的业主看中了他的房子,想租下来开一家中餐馆,他想着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租出去多一份收入,便欣然同意了。
“没想到还有人瞧得上我们乡坝头的房子,这说明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周廷刚说,看着自家的房子能够发挥更大的用处,他感到非常高兴。
乡村的短板得到了弥补,城里的资源慕名而来,村里人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新光村的周红丽就瞄准了村子发展前景,选择回乡发展。之前她一直在县城里开着一家干货店,看着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她便想着在村里开一家小卖部,满足大家的日常购买需求。
前不久,新光村的千亩五彩油菜已经播种,等到明年春天花开田野,这里又将成为一个热门打卡点,而村民的生活就如这油菜一般,越发多姿多彩。
实际上,新光村只是青神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美丽乡村的青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