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邻水县教科体局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方针,创新疫情防控“1245”工作法,严防严控疫情防控,守好校园一方净土。
聚焦“一个关键”,筑牢免疫屏障。始终把疫苗接种作为抵御病毒的最好方式,将疫苗接种工作纳入校园长年度目标考核,将民办幼儿园的疫苗接种纳入年检重要考核指标,同时,利用在线编辑文档动态掌握系统内3-11岁、12-17岁、18周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精准督促接种,全县在校师生员工实现了“应接尽接、到期就接”。
完善“两大机制”,构建督查网格。一是健全网格化包联机制。推行“教科体局、联系股室、责任区、学校”网格化管理,实行“分管领导包片、股室长包联、责任区组长包辖区、校(园)长包校”方式,全系统共划分疫情防控网格片区11个,形成了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深化全覆盖督查机制。组建督查组10个,由分管领导带队,每周到联系责任区所辖校(园)、直属单位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不少于1次;组建暗访组1个,每周不定时到各校园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各单位限时整改。
坚持“四个严格”,排查管控风险。一是严格风险人员排查。对照中高风险地区,动态开展重点人群排查,全面掌握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其共同居住生活人员旅居史、接触史。各校园把主体责任划分到最小单元,建立学校领导包部门包年级,班主任包班,进行风险人员排查、上报、处置机制,采用住校生周末或节假日回家返校,查验学生及同住家人健康码、行程码;非住校生每天在家长群晒学生及同住家人健康码和行程码;同时,部分学校利用腾讯文档、接龙管家等小程序收集家长健康码、行程码,并利用大数据建模分析在线填报数据,进行精准筛查、精准识别、精准处置。二是严格师生行程管控。严格落实管控师生员工行程,坚持非必要不离邻、不出市,坚决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离邻严格按程序请假、报备、查验行程,返邻第一时间彩打行程码、健康码报备存档备查。三是严格控制大型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校内大型活动和校外超过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四是严格常态防控措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照《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对标对表落实相关要求。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缺课病因追踪登记等制度。
严把“五道关口”,夯实防控堡垒。一是严把教育关。将疫情防控与“1530”安全教育提醒制度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员工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按照“外防路人、内防瞒报”的要求,切实做好师生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防护,教育师生员工养成“一米线”、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二是严把校门关。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严格校园进出口管理,校外人员非必要一律不进校园,入校人员严格执行登记询问、核验身份、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扫场所码、测量体温等防疫措施要求。三是严把消杀关。坚持流感、诺如病毒等多病共防和人、物、环境同防,校园及周边环境每周1次全面消杀,厕所、食堂等重点部位每周消杀2次。学校设立专门快递收发点,并委派专人定时定点发放快递邮件,所有快递邮件在分发时必须现场拆封外包装,并对内外包装进行消毒。四是严把抽检关。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四早”要求,加强与卫健部门协调配合,对学校(园)进行“适时抽检”,学校后勤人员实行每周做1次核酸检测,为保障校园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提供有效参数。2月16日,对北城学校和鼎屏镇中寒假返校学生进行了全覆盖核酸检测;3月15日起,已对系统所有师生员工进行了一轮全覆盖盖核酸采样。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五是严把应急关。认真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晨午晚检制度,做深做细日常排查工作;建好留观室,按要求储备1个月以上的应急物资;制作校园疫情防控应急信息报送流程图和校园疫情防控明白卡,选择合适位置张贴上墙公示;同时,各校结合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全员核酸检测方案,及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有序开展。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