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藏茶村寻味“千年茶香”

2023-04-14 16:15 杨晓慧 2967 点击

茶园

藏茶属黑茶系茶饮,始制于雅安,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唐宋以来畅销于藏区而得名,是藏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文成公主、茶马古道、南边路茶……上千年历史积淀,一个个关于藏茶的故事汇聚成了今日独特的“藏茶文化”,在中国47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那么,藏茶是如何制成的?茶马古道的故事又是怎么开始的?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了中国藏茶村(以下简称“藏茶村”),开启了一场寻“香”(千年藏茶香)之旅。

藏茶

世界茶种园

揭秘藏茶制作工艺

藏茶村位于茶马古道第一驿站——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占地600万平方米,是“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产业项目之一,集藏茶展销、藏茶文化、藏茶旅游、藏茶科研创新、藏茶区域品牌打造为一体,是中国藏茶文化创意发展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也是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藏茶产业综合体。

走进藏茶村,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茶叶培育基地散落在城墙边,上千亩世界茶种园也落脚于此,从大门一直延伸到半山腰,收纳了来自世界各国100余种优质茶种苗。漫步其中,茶树环绕、绿意盎然。

在世界茶种园内,除了有纵横交错、曲径通幽的景观步道让探班员领略乡村茶园风光,还有专门设置的藏茶生产线,向探班员揭示着藏茶的制作工艺。

“藏茶其实就是黑茶。茶叶依照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种,其中黑茶是加工工艺最复杂也是发酵程度最高的种类。”讲解员一边领着探班员参观生产线一边向探班员介绍,藏茶制备分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粗加工包括杀青、蒸茶、蹓茶、发酵、干燥,精加工包括除杂、整形、配仓、冲包、包装,整个过程都靠制茶师傅纯手工完成,尤为复杂耗时。

相传制作藏茶共有32道工序。上千年来,世代茶农、茶商不断探索总结,从种植、初制到加工运输,发展出了适应藏区条件的制作加工方法,并在明清时逐渐成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藏茶工艺,传承至今。尽管一代又一代传承人对制茶方法进行了创新,但工艺上始终保持不变。也因此,藏茶泡制的茶汤色泽红亮,入口醇香。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玉祥曾对藏茶工艺作出总结:“藏茶制作就是一大核心、两大要素、三个阶段、五大工艺以及若干程序,发酵是核心,两大要素则是鲜茶和工艺。茶叶一定要新鲜摘取,陈茶和干茶都不行。经过采茶、鲜茶制作、分选成型三个阶段,再通过‘炒蒸揉发烘’五大工艺和若干道工序,便可制成。”

值得注意的是,藏茶的成分材质不仅仅只是人们传统认识中的茶叶尖,藏茶要取成熟绿茶树上的茶叶、红苔、茶梗、茶花和茶果五种材质进行拼配,从制茶材质选取的角度来说,藏茶也可以称为“全株茶”。随着科技的发展,藏茶的制作也开始走向智能化。3月28日,国内首条藏茶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在藏茶村正式开机启动,标志着雅安市已完成藏茶从种植、加工、营销到科研和文化传播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

藏茶文化展示馆

述说文成公主和茶马古道的故事

参观完种茶园,顺着指引牌往前,藏茶文化展示馆出现在探班员眼前。3栋西康风格的建筑让探班员眼前一亮,黑砖、青瓦、飞檐……处处彰显着川西民居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记忆。

探班员怀着对藏茶历史的好奇走进了展示馆,历史文物、图文解说、沙盘投影、浮雕、壁画……历史遗迹一一呈现在探班员眼前,刻进了探班员心里。

展示馆内的灯光是橘黄色的,有种可以穿越时空的朦胧感。恍惚中,时光闸门就此打开,文成公主和茶马古道的故事在静谧无声中娓娓开讲……

唐贞观年间,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与吐蕃王国缔造者松赞干布和亲。这一年的正月十五,由官员、军队、医师、工匠、商人组成的上万人庞大队伍在京城长安集结,马匹和骆驼以及载重车辆,满载着杭州的绸缎、成都的蜀锦、太湖的香米、江西的瓷器,还有皇室的书籍、黄金、白银,浩浩荡荡,迤逦而直奔西南。和亲队伍里,还携带着大量雅安州(如今的四川雅安)的茶叶,这些茶叶被压成饼状,也叫饼茶(后来的藏茶)。

旅途漫长,再加上西南高原天气恶劣,队伍中的汉人出现了严重高原反应。经常往返吐蕃的大唐使节建议将茶饼泡制成茶水供汉人饮用,以缓解不适之症。文成公主听取了使节建议,汉人饮用完茶水后,顿时神清气爽,稍事休息后,种种不适一扫而光。和亲队伍抵达吐蕃后,文成公主便将这种神奇的茶饼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吐蕃上层人士和僧侣。自此,雅安藏茶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

高原饮茶之风,从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的茶马贸易开始至今从未间断过。千百年来,藏茶保障着数百万藏族同胞在高寒、缺氧、强辐射、高油脂的雪域高原上健康地生活,茶马古道也因此应运而生。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浓厚历史色彩的贸易通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陕、甘、贵、川、滇、青、藏,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茶马古道见证着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茶马交易的变迁,是一条由“背夫”肩挑背扛运送藏茶、一步一个脚印趟出来的“天路”“金路”,现今被誉为“亚洲的天堂走廊”。其中,川藏道以雅安为起点,大量雅安出产的茶叶通过这条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往西藏,因此,雅安藏茶也被称为“南边路茶”。

在茶马古道上,除了有茶叶、马匹等物品的贸易往来,还有着藏汉间上千年的文化交流,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也由此道传输至藏区。因此,茶马古道一直以来都是汉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一条连接汉藏民族的纽带。

“上七下八平十一,蹒跚日行二十里……”伫立在茶马古道壁画前,“背夫”独有的号子声从远处传来,探班员此刻仿佛已加入到“背夫”队伍中,空气中飘来阵阵千年茶香。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追寻熊猫足迹 探访秘境王朗

3月25日13时18分,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王朗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在保护区一片林区主干道上与野生大熊猫撞了个正着,他用手机记录下自己与野生大熊猫邂逅的瞬间,并上传至网络上,一时间王朗自然保护区成了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也凭此机会被人们广为熟知。巡护员进山开展大熊猫重点区监测湖泊草甸雪山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具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称的绵阳市平武县,海拔2000~3600米,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