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为何也要照B超、做CT

“望闻问切”融合现代医疗技术

2025-08-27 07:29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杨彦帆  杨颜菲  王欣悦 909 点击

开具检验单、B超或CT检查单……在中医治疗中,医师会使用现代医疗技术和医学检查手段,是为了更为细致准确地诊疗,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替代中医的整体辨证。在临床中,要把检查数据作为参考,以患者整体状态为中心,最终还是落到辨证施治上。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中医大夫看诊通常是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有些患者发现,如今到中医院就诊,医师有时会开具检验单、B超或CT等检查单,融合了现代医疗技术。中医治疗为什么要使用现代技术和医学检查手段?它们如何与中医传统诊疗方法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医学检查手段是中医“望诊”的延伸

近日,42岁的张女士因反复咳嗽近2个月,伴体重骤减10斤,到重庆市中医院就诊。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任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初步判断为“阴虚燥咳”。出乎张女士意料的是,医生并未直接开药,而是建议她进行肺部CT检查。结果发现左上肺有个混合性结节,最终转至胸外科确诊为早期肺癌,及时手术避免了病情恶化。

中医为何也需要借助CT检查?任毅解释,CT、B超等检查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并不是西医的专属,中医也可以使用。中医传统诊疗技术能辨阴阳、察表里、分寒热、别虚实,但对于深部器质性病变,若有科技手段赋能,有利于实现更为细致且准确的诊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医学检查手段已经成为中医诊疗的有力帮手。国医大师邓铁涛曾提出,将体格检查、实验理化检查等作为“查诊”,将传统中医四诊发展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借助现代技术补充四诊主观局限,推动中医诊断可视化。

“也可以说,医学检查手段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闫英表示,从传统的望神、望色、望舌、望表面的“形”,到望人体内部的器质性改变,可以帮助中医诊断,也有利于中医给出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老年人高发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例,通过彩超、CTA(CT血管造影)等,就可以明确肢体动脉血管的斑块数量、血栓位置、管腔的狭窄程度等,对于判断疾病轻重、预后有极大帮助。“通过CTA的探查,医生可以明确动脉管腔存在一处还是多处斑块,以及狭窄的程度,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全身情况,从而判断是适合置入支架或者进行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或是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可以逐步改善整体功能,使患者的症状减轻,行动能力逐步恢复。”闫英说。

全国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小萍介绍,有一名自述“胃脘胀痛”的患者,医师先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初步辨证为“胃阴不足兼瘀滞”,考虑患者存在胃溃疡,随后借助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又结合CT排除了胃部占位性病变,在治疗方面采用滋阴养胃基础上加用敛疮生肌、活血护膜之药,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明显缓解。

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实现“1+1>2”的疗效

实际上,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协同远不止于照B超、做CT。以中医药经典理论为基石,融入现代化理念和手段,越来越多中医传统诊疗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可视化针刀是一个典型案例。“针刀源于中医针灸,而彩超实时动态、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势促进了针刀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这一技术惠及广大患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刀整脊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刘福水介绍,当前,可视化针刀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以前针刀治疗风险性较高的疾病,现在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治疗。

“医生,我的左肩和手臂又痛又麻。”不久前,患者张先生来到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医生经过综合判断,确诊张先生患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于是推荐张先生来到针刀整脊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这种疾病是由于颈神经根受压,导致一侧或双侧肩和手臂麻木疼痛,可以通过针刀治疗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和神经压迫。”刘福水说。

刘福水坐在彩超机旁,左手拿探头,右手拿着针刀,治疗全过程都可以在超声下实时动态监测,通过调整针刀方向,安全精准地对病灶进行处理,仅用数分钟就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常需要处理颈椎横突部的粘连组织,但是周边涉及椎动脉、颈动脉等大动脉,位置非常危险,有了可视化针刀后,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刘福水说,可视化针刀还能让教学者在更加直观的条件下进行讲解,使临床教学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大幅缩短学习时间。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与历史上的社会情况截然不同,疾病谱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闫英认为,中医也需要对疾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技术相结合,与中医临床思维相互印证,可以实现“1+1>2”的疗效。

在临床中,要把检查数据作为参考,最终还是落到辨证施治上

专家强调,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与传统中医药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不止于影像学设备,从临床到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的融合非常普遍。例如,智能脉诊仪通过压力传感器和算法模型,将脉象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谱;舌诊系统可以自动分析舌质颜色、舌苔厚薄、裂纹分布等特征;越来越多中医互联网医院在5G网络支持下,实现四诊信息远程采集;借助现代生物学、信息科学等跨学科知识,能深入研究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

张小萍认为,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是中医药学的宝贵品质。现代科技延伸了中医的感知维度,让中医看得更清、辨得更准。“但要强调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替代中医的整体辨证。在临床中,要把检查数据作为参考,以患者的整体状态为中心,最终还是落到辨证施治上。这样既守住了传统中医的根,又借助科技让疗效更有保障。”张小萍说。

任毅表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患者为中心”诊疗模式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

“要坚持守正创新,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探索、研究和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包括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药物靶向作用,深入探究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等,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闫英说。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开学倒计时 孩子开学综合征正偷偷上线

暑期临近尾声,孩子即将返校,不少家长如释重负。此时,当发现孩子精神不振、身体不适,或是面对新学期用品时表现出倦怠与茫然,家长不应简单将其归为“逃避学习”,而需警惕开学综合征的潜在影响。心理学专家指出,近70%的孩子在开学前两周会出现开学综合征的相关表现,如焦虑、逃避、学习动力不足等。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假期,他们已适应相对自由松散的作息模式,一旦需快速切换至规律、紧张的校园学习生活,其生理与心理状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