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被称为世界科学的“奇迹年”。这一年,牛顿奠定了微积分学、经典力学、光学、天文学(天体力学)这四大学科的基础。人类现代科技开始越来越深入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种改变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效率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情绪、人格和思想都在遭遇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
21世纪,曾经是科幻小说中被持续幻想了200年的“未来世代”,如今由科技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加速。曾被我们视为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突然间成为对现实的切实描述。
在《从月球到地球》中,凡尔纳描绘了一个“人间大炮”,其实就是火箭的雏形。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描述的“鹦鹉螺”号就是潜艇的雏形。我们用惯的智能手机,就类似1957年出版的《对话》中,科幻小说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描述的小型便携式电视机。
展望未来,我们又期待什么是下一个世代的重要科技想象呢?让我们回到科幻作品中,寻找未来世界的解法。
9月22日起,由成都市科幻协会、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与四川科技报联合承办,亚洲科幻协会、中国科幻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等协办的“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征集评选活动正式上线!

我们将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公布评选结果。入围一等奖的提名人,将有机会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与科幻大师面对面!
征集时间
2023年9月22日—10月6日
提名方式
本次征集活动分为专家提名和公众提名两部分。
01专家提名
刘慈欣、宝树、吴岩、江波、陈楸帆、田兴海等科幻作家,江晓原、刘兵、三丰、严锋等学者,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专职主席姚海军、联合主席陈石,中国首个科幻博士姜振宇、科幻编辑丁培富、资深幻迷李荣欢等15人将参与提名。
02公众提名
即日起,公众可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进入“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提交自己的提名。
提交格式:科技名称+出处+文字介绍(500字以内)。
如果你还为其准备了图片或视频,也欢迎提供,更好阐述你的提名。图像格式为JPG或PNG,单张大小不低于1MB不超过10MB;视频格式为mp4或avi,大小在300MB以内。
*请提名人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参与后续活动。主办方将对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专家提名和公众提名将进行同台竞逐
主办方将按网络点赞30%
专家评审70%的比例
从展播案例中评决出一、二、三等奖
及最受关注的幻迷提名
累计参与7次投票
还将获得抽奖资格
到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现场
与科幻大师“奔现”!
♬
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禁止任何擦边、黄色、暴力、敏感等违规内容;
2、提名人需在活动时间内按照活动规则上传作品,不符合条件的将视为无效;
3、提名人可上传多个提名;
4、活动期间,如发现创作者们存在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个账号刷数据,或损害其他用户、主办方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益的行为等),主办方将有权撤销用户活动参与资格;
5、主办方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本次活动及规则保留解释权。
策划:姚海军 胡敏 赖永强 刘若辰 肖小红
主创:姜振宇 徐莉莎 张运骄 丁培富 王晶城 廖梅 程鑫
编辑:陈馨一 王迎
技术:刘畅 张豪
美编:杨璐嘉 沈晓颖
美术支持:孙海鑫
本活动主视觉由科幻世界与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联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