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南充市高坪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科协的精心指导下,高坪区科协团结带领全区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围绕“三心一线”、建设“四有”科普的工作思路,即:始终围绕党政工作中心,结合区科协科普职能核心,紧扣科协系统工作重心,咬定“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主线,努力建设有形、有声、有趣、有需的“四有”科普,全力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见效、成效十分明显。
截至12月17日,全区“天府科技云”平台注册用户达20826人,精准科普服务群众数5235人,精准科普服务量8175480次,实现了科普常态化、多样化、品牌化,极大地提升了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创造性谱写了科普工作新篇章。
今年11月22日,高坪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单位。围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高坪区开展了多项工作。
因地制宜,建设“有形”科普。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新媒体运用相结合。在更新原有科普长廊内容的基础上,每年新建设一批科普长廊阵地和印制发放一批《科普集锦》宣传手册;逐年改善村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图书室等传统科普阵地条件;围绕新媒体的运用,按照“五有”标准,先后建设学校、社区、乡村“科普e站”396个;建成凤仪湾、凌云山等全省科普共享基地8个。邀请市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不定期走进乡村学校巡展;2018年、2021年先后承办全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让高端大气的科普展具生动形象地普及科学知识。印制了科普中国、高坪科协公众微信号和天府科技云平台下载推广的二微码,在人流密集场所发放和张贴,便于推广和阅读,让大家看到有形的科普。
创新创造,开辟“有声”科普。借助广播村村通、村村响,开办了“科普天天见”广播栏目;围绕“六勤、六净、六顺”好习惯、四季养生、非洲猪瘟畜禽病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内容,将农村科普图书室中科普书籍和最急需普及的知识录制成有声科普MP3,共计3000余份,分类发放给乡镇街道,供其选择在广播中播放,为生产生活繁忙不便阅读和文化知识不高不能阅读等群体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开辟了实用、便捷、高效的有声科普渠道。结合一年四季不同时段工作和生活的不同需要,下载科普中国、天府科技云上的相关科普视频,在党政机关大楼、商超、社区办公楼等人口密集的LED大屏上滚动播放,让科普知识“声声不息”“声声悦耳”。
线上线下,开办“有趣”科普。创建了区科协公众微信号和官方网站,开通了区科协的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在组织科普志愿者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巡回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办了科普知识和脱贫攻坚政策有奖竞答活动,为参与答题者发放种子、肥料、肥皂、牙膏等奖品。生动灵活的科普方式,大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人民认真学习科普知识、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大家自觉学习掌握科普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科普宣传的有效性、趣味性。
贴近实际,开设“有需”科普。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紧扣党政所需、“三农”所急和科协所能,广泛宣传党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关于教育、医疗、金融政策等内容;成立了高坪区科普志愿者协会,协会的会员汇聚了机关、高校、企业、社区、医院等单位的社会爱心人士。结合单位工作特长,深入一线普及学习天府科技云平台和科普中国上的科普知识。大力普及防“四害”、防“三高”、安全用电、防邪防艾、防震减灾和急救等老百姓急需要的科学知识;紧密地将中心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在助力群众科学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和信科学不信迷信等好风气形成诸多方面,竭尽所能发挥职能作用,激发了科协力量,提升了科协影响,为科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