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以“镜头记录知识传承,光影传播科技力量”为主题的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在巴中市恩阳科普大视界开幕,“两院”院士、科学家代表、科研院所及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科研教育领域优秀人士、全国科技爱好者、科普视听博主、科普视听从业机构、知名媒体机构人员3000余人与会。
据悉,大会将按“一年一大会、一月一院士、一周一专家”的标准,每年举行近100场知识讲座、科普视听等活动,以更加多元体验方式引领青少年探索科学未知、推广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为全国青少年开启科学魅力新视野,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
在“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沈岩、汪景琇、滕吉文、郭爱克、朱敏、谢素原,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郑纬民,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符志民等10位院士,围绕阅读习惯、阅读实践、阅读载体3个方面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培养阅读习惯,坚定人生信念;融合阅读实践,培育科学思维;创新阅读载体,塑造科学品格。”鼓励青少年们踊跃参与科普阅读行动,通过科普阅读树立家国情怀,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同时,还发布了“科学少年中国行·科旅巴中”科学文化研学体系。《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主编郭晶说:“我们尝试形成科学家引领青少年规模开展自然与人文研学的范式,推动科学文化研学的规范化发展途径,探索科普与文旅、教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模式,为打造科普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刘嘉麒院士表示,巴中这片充满生机与历史底蕴的土地,如今正承载着推动青少年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科普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聚焦于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活动,更是意义非凡。“今天现场来了许多青少年,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或许已经认识了许多科学知识,还可以再多思考,知识如何成为力量。”卢春房院士说:“这次视听大会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科学报国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的点燃。当科普与视听结合,科普作品便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当科普与文旅结合,青少年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探知未知世界的科学之美。”
“这个科普视听大会简直就是一场科技盛宴,将会点燃学生们的科学梦想,我争取每月组织部分学生来这里聆听科学家们的讲座,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科技创新的动力和爱科学的热情。”南江县长赤桥梁小学校长梁芳如是说。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做主题讲座
2月15日下午,刘嘉麒、卢春房、郑纬民、谢素原、朱敏等5位院士向现场1000余名听众分享了火山、高铁创新、人工智能、化学元素碳、古生物学的奥秘。
“聆听了‘火山爷爷’刘嘉麒的讲座,揭开了我对火山的神秘面纱,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像刘爷爷当个科学家报效国家。”一位来自南江实验小学的孩子说。
据了解,恩阳科普大视界依托“成都影视硅谷国家级超高清基地”和“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两大国家级视听产学研平台,打造了多个沉浸式数字光影科普视听场馆群落,其标志性项目飞翔影院采用16K超高清球幕与7D环境特效,带领观众穿越蜀道千年历史;元宇宙光影聚落通过全息影像与互动技术,构建虚实交融的科幻空间;大巴山影像记忆馆则以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展现媒介演进对文明传承的深远影响;"知识就是力量"科普馆,更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转化为趣味互动体验,激发参观者对科学的探索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