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思想、办法多、肯实干,相信在她的帮助下,我们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这段时间,从市政协下派到齐乐镇龙鹄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赖星忻,总会徒步走在崭新的2.9公里村道——“龙江路”,去走村访户收集村民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对龙鹄村来说,新修建的这条路,一举解决了“两项改革”后新建制村培育群众认同感、产业发展一盘棋、农旅融合基础先行等诸多难题,也一举树立了赖星忻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丹棱镇美丽乡村
一路走来,赖星忻也在思考着振兴龙鹄的良策:如何依托眉山市枝叶情水果专业合作社让当地水果走精品化培育之路,通过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最大限度提升春橘的附加值?如何进一步挖掘龙鹄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让群众钱包鼓起来的同时精神富起来?如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发展农旅融合项目,让这里成为记得住乡愁的旅游目的地……
改造提升后的幸福古村,成为丹棱当地旅游新地标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事实上,在丹棱,赖星忻只是当地143名乡村振兴新鲜血液中的一份子。2021年以来,该县聚焦人才振兴,继续调整优化驻村帮扶力量,向重点帮扶村选派143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技员,吸纳懂管理、会经营的优秀农民工、大学生56名进入“两委”班子。不远的未来,他们将是振兴这片土地的主力军。
产业振兴不但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环节,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丹棱县聚焦产业振兴,重点关注易返贫致贫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全覆盖成立集体经济组织556个,量化集体资产股份金额4708.56万元。为带动柑橘产业发展,通过赴杭州开展不知火品鉴推荐会、邀请20余家线上线下企业来丹交流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为防止2020年冬季霜冻情况再次发生,丹棱县还未雨绸缪,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春橘防冻技术培训数十场,培训近万人次;组织农技员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防病知识宣传50余次,提升农民柑橘种植专业化水平。
丹棱县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场学习种植技术
在丹棱一处果园内,果农正在采摘桔橙
县农业局专家现场指导茶叶种植
龙鹄村第一书记赖星忻(左二)与村民们查看村里产业大道修建情况
乡村美不美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丹棱县将生态文明振兴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紧盯乡村振兴频出实招: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3+1”模式人工湿地池处理农村厨余灰水,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全县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500余座,受益3.4万余户,直接受益达10万余人;融合各类资金,筹集4.8亿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80余公里,实现县域内道路通达率100%;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资金250余万元,建设道德超市50个,目前参与积分兑换4万余人次,兑换物品价值40余万元,推进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丹棱将继续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乡村治理提升等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丹棱,为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筑牢稳固基石。”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