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看,这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岩棉基质鱼菜共生系统,蔬菜、水果种植在玄武岩土壤基质中,将种植和鱼池区域分离,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从而达到科学的生态共生……”日前,记者来到四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实验基地现场,见到了这与众不同的鱼菜共生系统。

“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华蓥市科协给予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在公司申创广安市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时,华蓥市科协主动作为,克服区位不优的短板,结合产业特色优势,多次调研、反复对接、现场指导,不断修改完善该公司创建评审答辩稿,提高答辩稿质量,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在全省评审申报答辩单位22个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川省第九批8个院士工作站之一,今年还为我们公司争取到了省科协的50万元资金补助。华蓥市科协还为万农海棠专业技术协会争取到技术转型升级补助资金50万元,为果丰柑橘、正大汽配分别争取到补助资金10万元。”公司总经理助理章金燕高兴地介绍道。

“今年以来,经过华蓥市科协领导多次赴省科协汇报和争取,本月15日至17日,公司携25项专利和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其中“全球首创池窑法2400孔漏板拉丝玄武岩纤维直接纱技术”作为广安市唯一入选项目,入选了全省30个高新技术推广项目专场推介发布项目。能够在全省众多大型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参赛项目中占据这样一个名额实属不易,华蓥市科协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章金燕对科协组织的默默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科协的指导下,四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四川广安刘嘉麒院士工作站、国家玄武岩工程中心西部分中心等研发平台,培养了大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和技术综合实力,现已取得28项专利,参与15项标准制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四川AAA级信用评价企业、广安市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还与同济大学、北京航空大学、海南大学、中科院地球与地质物理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大量国内外先进装置和核心技术,突破了国内外玄武岩纤维多项技术壁垒,充分利用在玄武岩纤维领域的技术优势,实行独特的“产品、技术、品牌、服务”一体化服务方式,形成“PWK”品牌,公司连续七年通过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抽检,被授予“全国绝热材料质量稳定合格企业”,成为国内绝热保温材料行业在西部地区的龙头企业,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玄武岩纤维及高端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目前,企业已建成3条玄武岩纤维岩棉制品生产线,年产能达10.8万吨,年产值5亿元。
“在华蓥市科协的指导下,我们于今年6月在‘天府科技云’平台开设了科创工作室,通过平台宣传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至今在平台发布科技服务项目11条,浏览量超过5500余次,已经有13家企业或科研机构通过该平台与我们对接技术及产品,未来前景非常好。”章金燕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