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南江县始终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工作总体目标,围绕立德树人,实施红色基因、法治教育、“五老”关爱“三大工程”,推动关工委事业赋能发展新活力。
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用好本地红色资源,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学唱“巴山游击队”红歌等系列活动,2万余名中小学生接受红色教育。坚持教育部门主导,南江团县委、县关工委等部门配合,以中小学校为载体,建立元顶茶乡、光雾山地质博物馆等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经典诵读”“重走红军路”“清明祭英烈”等研学旅行活动110余场次,参与学校50余所、参与学生3100余人次。全县各中小学校关工小组将红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前往李先念曾经养伤的地方瞻仰,缅怀革命先烈,聆听英雄故事,将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血液。
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聚焦关爱帮扶帮教“失足”青少年,南江县检察院建立了全市首个未成年人被害人“一站式”保护中心。联合县教科体局开展全县青少年“党史国史我知道”网上答题活动,组织1.8万余名青少年参与答题。邀请法律专家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20余场次,“五老”宣讲团、“心语姐姐”检察官团队和“检•青春”志愿者团队,深入城区中小学、乡镇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0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2.1万人次。县检察院被表彰为“第五届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维护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公山镇小学关工小组赵益武同志被评为“四川省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
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聚焦助弱帮困对象,全县广大“五老”,定期对所辖区域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五失”青少年等进行排查、摸底、登记和建档,实行“一乡镇一档、一村一册、一人一卡”管理,做到动态监管、实时更新。构建县关工委领导成员联系帮扶困境儿童工作模式,加强与宣传、教育、财政、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关爱合力。一年来,该县慰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特困儿童、困境青少年等610余名,发放慰问金共51万余元。县关工委联合浙江省东阳市爱心人士,为光雾山镇红军小学的学生送去100余套保暖防寒衣,“金秋助学”100名大学新生共计50万元,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至每位困境儿童,实现“走访到人,关爱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