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流域河长和区级河长工作重心下移,突出抓好支沟渠源头污染整治,查漏补缺,着力解决水环境质量提升最后一公里问题,流域水质持续提升。”9月1日,在眉山市彭山区湄洲河观音文昌段,正在陪同街道河长巡河的观音河长办负责人雷蓓芳介绍道。
彭山区湄洲河流域持之以恒落实“三查三补”,今年以来,该区先后6次召开各级部门联席会议,现场办公会议,督导督查会议,查漏补缺,立查立改存在问题,不断深化河长制,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该区三查抓落实。一查责任落实。针对各级督察发现问题后提示和限期整改通知,三级河长和相关部门,现场督查,对未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的责任单位和配合部门以及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先后对限期整改任务未按时完成的支沟渠2名镇级河长,由流域河长实施约谈,对发现污染源不及时的3名村级河长,由镇级河长实施提示。督促其限期完成整改。
二查制度落实。严查三级河长巡河制度落实,不定期抽查镇、村级河长和巡河员巡河记录,走访相关河段干部群众核实,严防巡河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1名支渠区级河长,3名村级河长巡河记录不规范行为,实施了提示谈话。对2名巡河保洁员落实巡河制度较差,巡河次数不足行为,由镇、村级河长实施问责。
三查专项行动落实。每次“清河”“清四乱”等专项行动结束后,按照行动方案,加强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一条支渠未按时完成“清四乱”任务的镇村级河长实施了通报批评。对一条支渠“清河”行动中清淤不彻底的区级河长实施了提示谈话。将督查结果与年终考核、评先选优、经费补助紧密挂钩,推进河长制落地生根。
根据市检测中心4月水质检测通报,针对湄洲河出口断面主要检测因子总磷由1、2月的平均0.13上升到3、4月的平均0.235,上升44.9%的实际,区、镇、村三级河长拉网排查污染源,整改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反弹5处,淘淤清污支沟渠4条,消除淤积污水8处。
针对思念食品厂废水污染问题,实施污水排放提标升级工程。落实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凤鸣街道配合,区河长办督查,已于7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完善附属设施收尾工程后将于9月底前投入正常运行。5、6月流域出口断面总磷平均值下降到0.20,水质由四类上升到三类。
“三补”堵漏洞。一补缺。围绕振兴美化乡村目标,以凤鸣城区、观音场镇、聚居区为重点,解决污水搜集不全问题3个,解决城区、镇(街)污水搜集不彻底、雨污不分流等问题2个,实施污水处理厂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尾水生态治理等深度治理工程6处。实施散居农户生活污水入管网工程,新建三格、五格、生化污水处理池60余个,禁止污水直排入河。
二补漏。突出解决行政区域和流域、河段交界地段巡河无缝对接问题。实施三级河长和区专业巡河督察队信息共享,情报互通制度,交叉巡河,消除死角。区级河长杨洪下移工作重心,突出抓好主要支渠向筒、柏桥筒、梁河整治,明确汇入主河道断面水质类别目标,压实三条支渠区级河长责任,跟踪督导巡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取缔畜禽养殖禁养区养殖户1户,规范整治畜禽养殖限养区养殖户5户。三条支渠7月水质由4~6月平均值四类上升到三类。
三补短板。争取落实农业农村部重点流域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资金,强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有机肥代替化肥、安装色板等化肥、农药减量,禁止秸秆和农业废弃物岸上堆积、直抛入河,加大河道漂浮垃圾打捞力度,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群众多次反应的观音机场部队生活污水污染问题,落实区住建局负责,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落实观音街道负责,对观音机场部队排水沟进行淘污清淤,配套建设生态湿地300余平方米,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水质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