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广安市广安区召开广安区二季度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区评乡(镇)总结会议,获奖乡镇、广安区恒升镇党委书记邓国先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恒升镇是怎样抓乡风文明“一榜两评”的?邓国先坦言,该镇之所以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取得一定成效,关键是坚持做到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氛围营造、强化全域整治、强化机制建立四个强化,推动乡风文明走深走实。
强化组织领导 建专班压责任严考核
建立专门班子。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其他副职领导为成员的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名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科级领导专职分管,抽调1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下设乡风文明办公室,组建综合、评比、督查、宣传4个工作组,召开党委会3次,专题会6次,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保证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压紧压实责任。建立“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实行镇村干部责任共担、失责同处,构建了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良好责任体系。
逗硬考核奖惩。印发《恒升镇乡风文明“一榜两评”考核奖惩工作制度》,对全区排名前10名的村(社区),镇财政在区上奖励基础上,再匹配奖励2000元工作经费;明确将每名机关干部职工、村常职干部浮动1000元绩效或务工报酬,作为乡风文明工作激励考核金,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逗硬奖惩,有效激发了工作活力。
强化氛围营造 广宣传赢支持重参与
全覆盖宣传,提升群众知晓度。发放宣传明白纸8300余张,在人流集中处绘制文化墙、悬挂横幅标语、增设公益广告60余幅,利用村级广播、村民微信群转发音频、视频等方式,持续深入宣传,确保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家喻户晓。
面对面动员,提高群众认可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坝坝会230余场次面对面宣传,组建16支乡风文明劝导队逐户宣传,讲透政策、讲明好处,努力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点对点攻坚,提升群众参与度。对于个别思想僵化,不理解、不支持的群众,通过“干部干、群众看”“小手牵大手”“群众动员群众”等方式,激发后进户参与度。
强化全域整治 盯重点突全面强评比
全面整治公共区域。围绕“六清一改一提升”整治重点,组织公益性岗位、贫困户、闲置劳动力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350余吨。
全员清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通过村组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用实际行动为群众作表率,引领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累计动员7200余户农户对自家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打扫。针对劳动能力缺失的群众,组织12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督促指导开展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
扎实开展村户评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采取固定成员+随机抽取驻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参与的模式,每周开展督查,每月开展评比,将督查情况纳入镇评村结果运用,排名前三的村组织书记作经验交流,排名最后的驻村干部和村组织书记作检讨发言。组建以驻村干部、村干部、村民代表、村医、后进家庭为评比工作组,每周定期开展“村评户”活动,已评选先进家庭1920余户次,通报后进家庭480余户次,逗硬进行“红黑榜”发布,发放奖励物资约3.5万元,营造了“洁净光荣、脏乱可耻”和“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强化机制建立 重激励严约束保长效
建立常态化清扫保洁机制。实行“村级道路以公益性岗位为主,入户道路责任到户,门前五包责任到人”的常态化清扫保洁,落实长效管理责任,防止“脏乱差”现象回潮反弹,做到整治一处、管好一处、巩固一处。
建立文明行为约束机制。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打造文化墙,教育引导群众改变乱堆乱码、乱倒乱泼、畜禽散养等陋习,让文明行为成为自觉,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建立积分管理激励机制。筹建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超市”,村民在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中获取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实物,持续激发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