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从“污水靠蒸发”变“清水绕人家”

2020-11-10 15:31 王敏子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259 点击

11月4日,正值中午,眉山市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朱丽琼在家里开始做午饭,淘米、洗菜,厨房水槽里发出哗哗的水声,厨房里干净整洁且没有装污水的桶,屋外檐沟干燥清洁也没有污水,以前的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朱丽琼坦言:“以前,污水直接排在屋外檐沟里面,沟里也经常长青苔,气味难闻且蚊蝇多,我只好在厨房安上纱布门帘,避免苍蝇飞进来。现在,不管是餐厨污水、还是洗衣洗澡水,一点都看不到。”

“多亏了这个处理池!”朱丽琼对自家屋旁空地上建起的污水处理池感到很满意。

中山生活污水处理站

中山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的清水

散居点三格处理池

中山镇副镇长李维瑶介绍,这就是散居点“三格式污水处理池”,家庭生活污水通过“调节池——厌氧发酵池——沉淀池”的三重处理后,可以达到农业灌溉标准,用于农作物灌溉,起到循环再利用的作用。

而在中山镇场镇,镇级生活污水处理站就在路边,无噪音无异味,处理后排放在沟渠里的水清澈透明。“当初,在做管网铺设时,需要从农户茶地里修检查井,村民们很支持,主动把成茶挖了铺设管网。这个污水处理站规划接入271户农户,目前已经接入31户。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末管建设,接入更多农户。”李维瑶介绍。

在中山镇前锋村殷河边,有一小块空地,有碎石铺设的小路,栅栏围着草坪,如果不是一块竖立的宣传牌,你简直想不到这是一个污水处理点。这是针对殷河流域沿线、人口聚居点等区域,采用的“A/O+人工湿地+滴灌”污水处理模式,建设的污水处理点。目前,已经接入31户农户和一个茶厂的生活污水处理。污水通过管道汇集到这里时,在经过“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人工湿地”后排出使用。李维瑶指着旁边茶地里竖立的黑色小管头说:“你看,经过这些喷灌头,处理后的水直接灌溉茶地。”

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中山镇按照《洪雅县全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精神,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醉美茶乡”为目标,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处理池修建

“AO 人工湿地   滴灌 ”处理模式

健全组织,统筹规划治理。中山镇成立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转变理念,群策群力治理。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村村通”广播、微信群宣传等多种形式,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宣传到户、讲解到人、深入民心。牢牢抓住“匠人”这一核心力量,召集全镇在册工匠进行统筹安排,通过“大事政府干,小事集体干,工事匠人干,私事自己干”四事分流法,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府、集体、匠人、群众”四方职责,在全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因地施策,示范带动治理。2020年,综合考虑不同区位条件、人口聚居程度、污水产生规模等因素,中山镇以点带面在前锋村、邹岗村率先开展整村推进示范,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对于殷河流域沿线、人口聚居点等区域采用“A/O+人工湿地+滴灌”回收利用模式,实现污水闭环处理与利用;对于散居点采用无动力“三格式污水处理池”治理模式,达到农灌标准实施还田利用;对于能够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农户,积极做通思想工作,统一纳入场镇污水处理站;对于地处偏远山区,不临河临湖且房前屋后为林地、茶地、菜地等具备自然消纳功能农户,采用管道统一接入菜林茶地施行自然消纳。通过分类施策,示范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全镇累计4162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污水处理后可用于茶地灌溉

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山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略只是该县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洪雅县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省委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市委“西优”战略部署,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两山”转化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投入资金超7000万元,有效治理农户生活污水43553户。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三苏镇: 望苏村开展评选“好儿媳”“好公婆”活动

“胡玉华与儿媳关系融洽,从不拌嘴,家人相处和和美美,这次被评选为‘好公婆’。”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望苏村欢庆重阳节现场,该村集中对评选出的22名“好儿媳”“好公婆”进行了表彰,并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号召全村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促进互获互爱家风的形成。据悉,望苏村坚持把家风教育列入乡风文明建设内容,充分挖掘望苏村守“望”相助、知“苏”达礼的三苏文化内涵,利用“乡村村晚”“党群活动日”“群众坝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