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仅剩2天。成都大运会火炬在完成北京、哈尔滨、深圳、重庆等地传递之后,自7月2日起,火炬回到成都正式开启了成都市内的火炬传递。
来自简阳的马杰、马艳、刘佳、杨丽、蒋青淞先后接棒传递成都大运会圣火。这5位火炬手都是各行业的优秀代表,他们在不同领域闪闪发光,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成都站第二传递日第3棒火炬手马杰,是一名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也是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名班主任。从事教育事业22年来,他一直保持满腔热忱,兢兢业业,他总结出“用关怀去感动学生”的教育理念,他用心呵护学生心灵,激励学生成长,用各种心灵交流“小手段”架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马杰表示,这次大运会火炬手经历是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对自己努力付出、追逐梦想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生涯的勉励与鞭策。凤凰涅槃,方能浴火重生,他也将这种追梦精神传承给他的学生。
成都站第二传递日第4棒火炬手马艳。今年48岁的马艳,在社区工作已有13个年头,这些年,她勇于创新,主导和带领社区“两委”和居民群众,成立简阳首个社区环境与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简阳首个小微生活服务站、首家社区级博物馆,建成简阳首个“公益一条街”。并利用辖区内闲置的2000余平米国有资产,打造“半公益半市场化”的蜀阳社区爱心超市等公益性服务平台,推动蜀阳社区发展成为了简阳全市乃至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社区,被评为2021年“成都市最美大运社区”。马艳也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四川省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等。

作为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马艳表示,能参与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将是自己人生最闪耀的一段记忆。她认为,传递的不仅仅是火炬,更是梦想、责任和希望,她将以“火炬手”的态度,做好社区每一件小事,服务好群众。
成都站第四传递日第79棒火炬手杨丽,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自200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一线临床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传染病专家,杨丽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四川省第9批援湖北医疗队支援武汉,在医疗援助的1个月里,先后接管了22名危重病患的救治,一次次将危重病人从生死线上营救回来。2020年,杨丽荣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新时代“最美逆行者”,同时,杨丽和丈夫李建东组成的“双医家庭”,携手奋进,并肩作战,用奉献诠释了小家大爱,杨丽一家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

作为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杨丽表示,大运会的火炬象征着灿烂的希望与美好的梦想,他们作为火炬手代表着传递和传承这份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作为医务工作者,身上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她将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将大运会火种一直传递下去。
成都站第四传递日第83棒火炬手刘佳。2017年刘佳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主动加入到简阳市驻村帮扶队伍,以村为家,视村民如亲人,从一个不谙农事的机关干部变成村民不舍离开的“女汉子”。2019年,回到单位,刘佳又挑起了城市治理的重担,创卫迎检,疫情防控,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刘佳用辛勤和汗水,用真心和真情,勾勒出新时代奋斗女性的最美乐章,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三八红旗手、脱贫攻坚“五个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刘佳表示,火炬传递是大运会精神和理念传播的重要载体,传递的不只是一份担当与责任,希望自己能以火炬手的身份激励自己,在人生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建设幸福简阳贡献光和热。
成都站第四传递日第137棒火炬手蒋青淞。在担任火烧庙村第一书记期间,蒋青淞把责任扛在肩上,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创新村集体经济“共享模式”,扶技扶智培养“新农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承诺。与村“两委”一班人带领该村77户250人成功脱贫,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一无所有增至2020年的50万余元。蒋青淞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成都市优秀第一书记”“成都好人”“简阳市脱贫攻坚青年标兵”“感动简阳十大人物”“简阳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称号。
作为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蒋青淞表示感到十分荣幸,他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中,以大运精神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