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们究竟在哪里?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和设想。10月22日下午,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外星人在哪里:费米悖论的第N个答案”主题沙龙举行,科幻作家谢云宁、邓思渊、分形橙子、灰狐、江波、刘洋围坐一起,以科幻的视角,就该问题展开对谈。
据了解,费米悖论是一个有关外星人、星际旅行的科学悖论。1950 年,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有一天与同事谈论外星文明时突然意识到,银河系有10万光年约10亿颗恒星,即使外星人以现在人类能够达到的千分之一光速行驶,1亿年也应该能把整个银河系填满。但是,人类却从来没有看到过外星人,外星人也没有现身。谈论结束后,费米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简单计算,并提出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很大。于是,这个问题成为了一个悖论。
其实,费米悖论早在科幻作品中有所解释。如刘慈欣的《三体2:黑暗森林》,小说认为宇宙就是一个黑暗森林,我们看不到外星人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暴露自己;弗诺·文奇的《银河界区三部曲》中,把宇宙文明分为了不同的阶段,因为人类一直困于光速之下,属于低等文明区域,还未得到高等文明的接纳,所以人类看不到外星人;大卫·布林的《水晶天》中则认为,太阳系外部存在一个无形的、类似水晶的薄膜,我们的无线电波可以传出去,外界的电波无法传进来,当飞船撞破这层“水晶”的时候,宇宙的信息才会被人类所接收,但同时也将面临宇宙战争……
那么,这些设想真的有可能吗?在对谈过程中,科幻作家们在费米悖论的基础上提到了“大过滤器”(诞生智慧文明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具有类似过滤器的作用,即使宇宙过去诞生过许多生命或是初级文明,但它们没能跨过这些环节继续发展下去,而被宇宙过滤掉了),基于“大过滤器”,邓思渊表示:“所有的文明在宇宙中可能都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无法建立联系,所以外星人是否存在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我们既可以认为外星人存在,也可以认为外星人不存在。”
江波高度认同邓思渊提出的观点,他以地球生命的演化为例解释了“大过滤器”,他认为这其实就是原核生物进化到真核生物的过程,因此,宇宙中也许到处都存在生命,但智慧生命绝对是当中稀缺的存在。“我猜想,未来不久肯定能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遗迹,但火星上不会再存在生命,因为它已经不适合生命生存。”江波说,他不认同外星人的存在,但如果说在宇宙中找到生命的痕迹是可能的。
与江波、邓思渊不同,被主持人笑称为“降临派”的分形橙子坚定地认可外星人的存在。“我曾经读过一段话,就是说如果你在一片土地上找到一棵草,你真的能确定这就是地球上的吗?我们地球和其他所有星球,包括银河系,都共享一套宇宙物理法则,其实生命的演化实际上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分形橙子说,人类之所以看不见外星人,是因为人类所能感知的时间切片和宇宙宏大的切片不一样,因此,“光速的藩篱”其实也不完全正确,他认为即使外星人没有超越光速,也一定来过地球,说不定外星人就在我们身边。
实际上,无论外星人是否存在,是否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都会继续保持探索外星人的热情。正如江波所言:“有一个广袤无垠的太空在哪里,探索外星人其实就是探索宇宙的一部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探索未知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也如灰狐所言:“因为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