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考入川师大,我们的‘地板’是能够看见的,再不济也可以去做个中学老师;但往上的‘天花板’我们是看不见的,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在这过程中能不能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非常重要。”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勇回到母校四川师大,参加学校第五届化学与材料科学研讨会,除了作学术报告,还与学弟学妹进行了亲切交流。
追忆大学时光,李言荣和唐勇最感念的是川师大老师的学识和责任心,让他们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川师大化学系有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让我们能在这里顺利成长。”唐勇说。
“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尤为重要,只要扣好第一颗扣子,扣后面的扣子就顺畅了。”李言荣回忆,考上川师大,自己十七八岁第一次来成都,一切都是新鲜的。老师蔡冀英鼓励他考研、出国,督促他要树立目标和高标准,只有继续学习,汲取知识,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还很广阔。他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一路攀登科学的山峰。
不少学生抓住机会抛出自己的困惑:“社会多元化,选择多了,诱惑也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
“世俗眼中的成功就是得名获利,但这不应该成为唯一标准。”唐勇笑着回答道,作为大学生,心中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十年、二十年都围着它转。同时,还要有近期的小目标,二者结合,才能走得更远。他鼓励学弟学妹有了目标就要有自信,努力去实现。
李言荣分享说,遇到挫折,人最怕的是没有方向乱撞。“每当我科研上遇到瓶颈,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原理的指导和方向性的错误,其他的便是方法的问题了。”
但李言荣也指出,解决问题方法同样重要,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读书时扎实地学好知识,要学会利用好闲暇时间,努力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今学习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信息也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已不可同日而语。”李言荣期待学弟学妹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李言荣和唐勇分别作的《新兴微电子材料及其应用》《边臂策略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学术报告,介绍了当前研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也令四川师大学子耳目一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川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