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荣 四 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2

2021-06-22 15:1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董世梅 蒋君芳 吴忧 4311 点击
6月1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的试跑动车组。杨尚威 摄(视觉四川)

93分钟——6月18日,绵泸高铁试跑出成都到泸州的通行新速度。这条开通在即的线路,不仅会让泸州、自贡进入“高铁时代”,也将成为支撑川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时光穿梭。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

繁荣四川,于此提速。而今,全省铁路运营里程逾5300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200公里。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不断延展织密的铁路线,提升了一座座城市的区位发展优势,更让全省经济发展的步调愈发协调。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穿越百年风雨,书写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不断在协调发展中获得新动能,又以新动能追求新协调。

于国家如此,于四川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一幅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天府新画卷徐徐展开。

定策

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时间总是因为被赋予意义,而被深刻记忆。

越西县丁山乡丁埝村成片的苹果树地里,套着黄色防虫袋、青绿中透红的苹果缀满枝头,丰收在即。种了35年苹果的村民杨仕华清楚记得,去年11月,越西苹果首次远销香港,成为越西人当之无愧的致富金果。

越西人清楚记得,去年11月,越西与凉山州其他6个贫困县一同脱贫摘帽。

四川人清楚记得,截至去年11月,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音律和谐美妙需要协调,发展行稳致远更是如此。而今,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以更加协调的姿态迈进崭新时代。

回望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015年,在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被置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直指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

将视线拉回西部。历经20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正大踏步迈进新时代,西部也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子。基础更牢、实力更强的四川,领命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

2000年,四川GDP总量只有4000多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刷新为4.8万亿元,增长10倍以上。“领头羊”的奔跑要领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方能爆发出更强动能。

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应有之义。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川唯有增强发展协调性,才能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渝地区领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川渝互动、极核带动成为发展新课题。

这是立足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省情实际的战略考量。独特的省情一方面让四川经济持续发展具备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让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2020年,绵阳成为四川首个GDP跨过3000亿元的地级市,但距排名第一的成都,依然有着超万亿元的差距。

这是增进人民福祉的现实需要。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社会在发展,人民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且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四川唯有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短板就是潜力,机遇就是动能。四川在践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奏响“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交响曲。

善为

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盛夏,成都青白江福洪镇杏花村的杏子由青转熟。

成片杏树林里,成都和盛家园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四座独院民宿,装扮精巧、一房难求。“农民往城里去,我们往农村来。”公司董事长胡林说。近年来,福洪镇已规模流转土地1.8万亩,引入现代农业项目30余个,协议投资额20亿元。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为企业开拓新天地,也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业态、新动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进协调发展,四川有自己的“方法论”。

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四川和全国一样,也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奔着问题去,四川着力处理好全省布局与重点区域、产业与城镇、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瞄准乡镇设置“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等问题,我省全力推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省减少近1/3乡镇(街道),镇和街道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平均幅员面积达156.7平方公里,有效激发了城乡发展活力。

瞄准关键领域,攻坚破难。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在把握方向和全局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工作、聚焦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统一思想、保持定力,持之以恒推动各区域共同繁荣发展,把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2018年,在省级层面设立的联席会议机制,覆盖全省五大片区,以“清单制+责任制”管理方式,促进区域间、市(州)间形成战略协同和实施协同;

2019年1月,《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印发,对五大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等作出明确指导;

2020年以来,我省相继设立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南充临江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等4个省级新区,以新区建设引领经济区发展;

2020年7月,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

密集的部署,奏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强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前所未有地打开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空间,也给四川协调发展赋予更多使命与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路径不断演化。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决定,并将成都定位为“主干”。2020年底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促进全省“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由一个城市变为一个都市圈,范围变化的动因正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成都极核的需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上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把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加快推进协调发展。

看变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

当小河汇聚成大江,浪潮喷涌出力量。在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13万亩橘林连成橘海。“3个柑橘大镇强强合并,造就1个柑橘强镇。”丰裕镇党委书记李丽平说,壮硕的体量引来一批有技术、有实力、有渠道的龙头企业,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添力加劲。

“我们将继续改造6个老旧小区院落,共涉及429户、1180人。”成都市金牛区枣子巷社区党委书记陈世蓉抛出今年计划。放眼全省,今年将新改造6000个城镇老旧小区。

城乡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提升经济发展势能。广袤的巴蜀大地上,协调发展增强的发展后劲处处涌现,点点滴滴汇聚成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磅礴力量。

这其中有区域协调发展激发的活力。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了各地的“竞”与“合”,既在竞争中找标杆、促赶超,又在合作中补短板、求共赢。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暴雨洪灾以及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四川经济增长跑出3.8%的加速度。

大河有水小河满。这一年,除成都外,四川跻身两千亿GDP俱乐部的市州达7个,8个市州经济总量处于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三大主力板块——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分别增长4%、4.2%、3.8%,总量分别是2017年的1.26倍、1.29倍、1.28倍。

“干”与“支”之间,联动协作更加频繁。四川仁安药业将生产基地设在广安市岳池县,生动诠释了“研发创新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干支协同合作新模式。

这其中有城乡融合释放的潜力。打破行政区划边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让城乡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

有经济学家估算,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提高1200亿元。最近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73%,较10年前上升16.55个百分点。从2012年到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10.4%,快于经济年均增速。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新的探索已经起步:将集体土地等自然资源资产折算转变为企业、合作社的股权,让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这其中有川渝互动增添的动力。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积极推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战略,全省上下凝聚合力抓实抓好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的各项重点任务。

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揭牌,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城拔地而起。借助创新资源优势,成都正成为全省乃至成渝地区的创新策源地。

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2020年1月3日以来,川渝聚焦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签署300多个合作协议……一幕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戏”精彩上演。

协调发展拓宽发展空间,繁荣四川,动力无限!

热点推荐
HOT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1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庆祝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创佳绩。7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
启航新征程 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越品越明、越读越亮。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了不起!”7月4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洪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年历史既是辉煌过去,更是崭新序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四川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是新征程的动员令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
历史交汇点上的庄严宣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历史,立下又一座丰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性盛典。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鹏、刘奕湛)舞台中央,3000多名红衣青年举起发光道具,组成熠熠发光的党徽;“鸟巢”上空,绚烂的焰火升腾绽放,化作“100”的纪年字样;红色看台上,观众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掌声欢呼声响彻夜空。6月28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时57分许,在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1921-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925年,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今天,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中
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
6月29日,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报告会并作报告,与1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一起重温百年党史,共同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喜迎党的百年华诞,锦江大礼堂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大礼堂上方,悬挂写有“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红横幅,广场两侧是一幅幅反映中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8日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赶考篇”
穿越历史的回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就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这条路,彰显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姿态;这条路,通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考卷,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造新征程上的新业绩,告慰成千上万的先烈和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代的开创者、开拓者、建设者?赶考不停歇,奋斗不止步!增强本领,担当新使命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初夏的北京,处处绿树成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谋求大同的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世界篇”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共产党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携手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情怀·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01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面对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攻坚篇”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行进到“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精神、以何种姿态继续前进?回首百年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斗争的精神和
勇毅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6
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一路劈波斩浪,誓要让中华崛起、让华夏大地旧貌换新颜……84年前,七七事变后,首批川军开赴抗日战场,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告四川各界人士书》,喊响川军出川抗战的热血誓言……1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省2.3万多个“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38.3万多名党员奋战抗震救灾一线,用冲锋的姿态喊出铿锵誓言……6年前,
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蓉隆重举行
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演员和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巴蜀儿女对党的感恩感激和热爱赞美之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
安逸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5
端午小长假期间,汶川映秀人杨云刚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又卖火了,相比地震以前,“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凉山“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已搬进县城新家,“幼儿园就在家隔壁,新生活超乎想象。”重庆妹儿杨谊在成都享受到补办身份证的便利,“川渝通办,现在办证不用两头跑了。”……这是生机盎然的巴蜀大地,这是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人

阅读下一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民族复兴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领航篇”

1921—2021。这一百年,中国史诗般翻天覆地、改天换地。100年前,嘉兴南湖上的热血青年,划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船”。100年来,民族复兴壮阔航程,有砥柱中流更显波澜壮阔;百年大党初心永驻,为千秋伟业奋勇向前。 奋进百年:肩负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历史重任,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铸就彪炳史册的历史丰碑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