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1

2021-06-21 15:0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敏 张彧希 4393 点击

 

6月5日,晨曦下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聃 摄



亮了!

6月11日傍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数万盏明灯点亮夜空,“神鸟”展翅欲飞,呈现出流光溢彩的美。

灯火璀璨,穿越百年时光。

100多年前,成都总府路与华兴街交界处,劝业场开张营业。黄昏时分,汽笛拉响,成都人奔走相告,欢庆电灯时代的到来。

这是发展之光。

十年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在其官网公布一组卫星图片,反映全球夜间灯光变化。其中,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醒目的黄色,代表着中国西部最活跃的发展区域。

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首次入川的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注意到,夜间成都“灯火明亮、热闹非凡,显示出经济蓬勃恢复的景象”。

百年灯火,照亮奋进四川的不凡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年GDP总量只有20多亿元,到如今逼近5万亿元大关;从没有一寸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百年漫漫征途,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儿女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一个充满活力、昂扬奋进的四川,正在走来。

发展的定力

3.8%!

这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暴雨洪灾以及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四川经济增长跑出的加速度。这一增速,在全国经济大省中排名第一,经济大省地位不断巩固。

这是坚持发展定力,不断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成果。

山川地理复杂,四川历来自然灾害频发。从汶川到芦山,从特大地震到洪涝灾害,四川人的拼搏之路,就是一部不断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发展不足的突出问题一直困扰四川。截至2013年底,四川仍有62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历届省委省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锚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一历史重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195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仅有24.6亿元。经过20多年努力,1973年,四川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48598.76亿元,超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西部大开发前50年经济总量的总和。换算下来,如今四川平均每天所创造的GDP超过130亿元,超过改革开放初期半年的经济总量。

万亿级产业涌现。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0065.7亿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千亿市州扩容。截至2020年,全省已有16个市州进入GDP“千亿俱乐部”。

人民收入增加。2020年,四川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253元和15929元,是1978年的113倍和125.4倍。

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发展画卷——

6月18日上午,成都国际铁路港,四川首趟中欧班列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开行。专列满载50柜五金电器、汽车诊断仪等高货值电商货物,12天后将到达波兰马拉舍维奇。

成都国际班列,是四川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

“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截至目前,四川已结成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367对,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64家。

6月27日,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十四五”开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运。不仅如此,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自宜高铁、成达万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布局四川。

2021年2月2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获批。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开启!

改革的动力

过去二三十年,四川一直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观察中国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窗口。从成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到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他说,改革创新是“四川很重要的法宝”。

1978年10月,四川省委对广汉县金鱼公社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并以省委办公厅工作简报印发各地推广。

在农村,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农村劳务经济;再到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启动土地产权改革试点……改革,不断唤醒沉睡中的土地。

2020年,时隔20年,四川粮食产量再次迈上700亿斤台阶。在全国,每10头猪就有1头来自四川,每10杯茶就有1杯来自四川,每10斤菜籽油就有2斤榨取自四川,每10只兔子就有4只来自四川,每10袋泡菜就有7袋来自四川……农业大省的地位,名副其实。

在城市,全面创新改革同样被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据不完全统计,仅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深改委(组)就召开会议40余次,审议通过近300个专项改革方案。直面改革热点、勇闯改革“深水区”,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发发展的源动力。

瞄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制定推动重点改革工作安排,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规划建设省级新区,打造成渝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支撑;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形成700余个制度创新成果。3年来,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超过10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1万亿元,贡献了全省近1/3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

原创性改革不断涌现——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全省减少32.7%的乡镇(街道)、减少40.55%的建制村,乡村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激活了乡村治理“一池春水”。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全国推广;深化电力体制改革,5年释放电改红利870亿元;率先设立“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

2021年5月28日,由四川交投集团、四川铁投集团重组整合,新设合并组建的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

这一被誉为“四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第一战”的标志性事件,拉开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序幕。

回顾历史。从1978年四川率先给予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让企业具有充沛活力”;到2021年蜀道集团挂牌,增强“省属企业对我省现代化建设战略支撑作用”的实力,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始终沿着全省发展的脉络步步推进。

一个数据佐证效果: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企资产总额已达13.8万亿元。

创新的活力

辛丑仲夏,四川创新发展时间轴上再添一笔——首次以省委全会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

历史的巧合,往往蕴含深意。

也是仲夏。1965年,十万三线大军奔赴祖国大西南。1970年6月,在“山无一寸平”的弄弄坪,炼出出自攀钢的第一炉铁水。

昔日“三线建设”,种下四川创新发展的种子。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川南大山深处,毛主席的一席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核动力人不断探索。

时过境迁,从秦山核电站二期、到岭澳核电站二期,再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用,中国核动力事业不断前进,也留下浓墨重彩的“四川印记”。

这是创新中国版图上,醒目的四川坐标——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记录下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是目前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引领全球铁路发展的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歼-20、翼龙、人造太阳,越来越多“大国重器”,出自“四川造”。

2021年6月7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挂牌运行。作为创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和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队”,天府实验室的组建,意义重大。

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四川各行各业依靠创新,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能量。

从一块板材到成品衣柜,只需 3小时。6月11日亮相的四川首个5G+智慧家具工厂,生产线上布局的是高清工业相机、二维码识别摄像头、MEC边缘计算……

成都传化公路港,中国最大的公路物流港。每天,1.2万多辆货车在这里装卸、中转、送货入仓或载货出港。忙碌的场景因智能化技术加入,变得井井有条:从货车和货物进港的一刻,AR(增强现实技术)识别就将车辆及货物信息传至后台,司机在园区导航下完成无感停车后,零担仓储中心安排货物揽集、就近入仓,仓库智能机器人实时推荐最短路径导航、协助货位上架。

接件、派单、发货……原先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完成的配货流程,用时缩短1/3。

这是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主攻方向的成果。瞄准“10+ 3”现代农业体系、“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四川以促进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抓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移。

数字表明:我省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48.9%提高到2020年的60%。下一步目标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也离不开制度创新。“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分别增加50个名额;在川用人单位每培养或新增全职引进一名两院院士,给予500万元奖励——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定》及其配套政策,让科技界直呼“含金量高”。

启动10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创新四川,活力进发!

热点推荐
HOT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1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庆祝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创佳绩。7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
启航新征程 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越品越明、越读越亮。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了不起!”7月4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洪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年历史既是辉煌过去,更是崭新序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四川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是新征程的动员令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
历史交汇点上的庄严宣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历史,立下又一座丰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性盛典。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鹏、刘奕湛)舞台中央,3000多名红衣青年举起发光道具,组成熠熠发光的党徽;“鸟巢”上空,绚烂的焰火升腾绽放,化作“100”的纪年字样;红色看台上,观众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掌声欢呼声响彻夜空。6月28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时57分许,在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1921-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925年,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今天,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中
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
6月29日,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报告会并作报告,与1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一起重温百年党史,共同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喜迎党的百年华诞,锦江大礼堂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大礼堂上方,悬挂写有“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红横幅,广场两侧是一幅幅反映中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8日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赶考篇”
穿越历史的回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就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这条路,彰显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姿态;这条路,通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考卷,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造新征程上的新业绩,告慰成千上万的先烈和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代的开创者、开拓者、建设者?赶考不停歇,奋斗不止步!增强本领,担当新使命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初夏的北京,处处绿树成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谋求大同的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世界篇”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共产党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携手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情怀·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01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面对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攻坚篇”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行进到“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精神、以何种姿态继续前进?回首百年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斗争的精神和
勇毅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6
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一路劈波斩浪,誓要让中华崛起、让华夏大地旧貌换新颜……84年前,七七事变后,首批川军开赴抗日战场,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告四川各界人士书》,喊响川军出川抗战的热血誓言……1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省2.3万多个“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38.3万多名党员奋战抗震救灾一线,用冲锋的姿态喊出铿锵誓言……6年前,
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蓉隆重举行
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演员和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巴蜀儿女对党的感恩感激和热爱赞美之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
安逸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5
端午小长假期间,汶川映秀人杨云刚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又卖火了,相比地震以前,“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凉山“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已搬进县城新家,“幼儿园就在家隔壁,新生活超乎想象。”重庆妹儿杨谊在成都享受到补办身份证的便利,“川渝通办,现在办证不用两头跑了。”……这是生机盎然的巴蜀大地,这是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