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选择减重药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副教授团队高质量循证解答

2022-11-23 16:59 董沙沙 2724 点击

论文题目:超重或肥胖成人的减重治疗: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论文作者:石清阳  汪洋  李静  田浩明  李舍予

获奖等次: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1月2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舍予副教授接过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他和团队的研究论文《超重或肥胖成人的减重治疗: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在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这并不是该研究论文首次获得关注和认可。该研究成果作为“原始研究”发表于医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李舍予主持学术交流活动    

帮助更多人意识到超重或肥胖的严峻性

近段时间,李舍予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门诊、会诊等日常工作,国内外学术会议、科研活动中也充斥着他忙碌的身影,但谈及他的专业领域知识,他还是抽出自己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与笔者交流分享。

李舍予介绍,在过去的三十年间里,我国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恶性肿瘤、抑郁、痴呆等一系列因肥胖引发的疾病在未来二三十年都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深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

即使近年来全世界都提高了对超重或肥胖的关注度,但超重或肥胖的预防和治疗仍然面临着客观挑战。李舍予提到,人类目前对肥胖的认识还很局限。而客观上我国医疗体系中最为缺乏的是肥胖专业的临床医生、营养师、运动处方师等从业人员,他们均在肥胖治疗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减重作为一种替代方案,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但非常多超重或肥胖的人们在寻求减重时,往往没办法接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以至于很多减重药物只是起始于人云亦云。

因此在知晓自己获奖后,李舍予认为,借此次大会举办的契机,能够让更多人清楚我国超重或肥胖问题的现状,进而提早预防、正确治疗。

系统比较国内外潜在的减重药物

如何正确治疗超重或肥胖?李舍予这样回答:“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治疗的基石。但很多人难以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超重和肥胖如此常见的原因之一。超重和肥胖的人由于自身体重原因,可能因膝盖痛等问题很难合理运动。减重代谢手术虽然是目前最为可靠的减重手段,但其创伤性在社会被深深的误解,选择手术的人数仍远低于需要手术的人。因此在很多场景下,减重药物还是有其临床价值的。”

基于此,李舍予及其团队对全球获批的八类减重适应症或有潜在减重作用药物进行了临床研究,其中包括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以下简称GLP-1受体激动剂)、奥利司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二甲双胍、左旋肉碱和普兰林肽。

研究结果显示,芬特明-托吡酯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效果最佳,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中的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最为突出,甚至超过芬特明-托吡酯成为减重效果最佳的单品药物。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芬特明/托吡酯可以平均减少约8%的体重,48%和43%的成人因为使用该药物体重下降超过5%和10%。在GLP-1受体激动剂中,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连续使用1年司美格鲁肽体重平均额外下降12.5%,超过一半的使用者因用药体重下降超过5%或10%。在不良反应方面,每1000人使用1年芬特明/托吡酯会有61人出现不良反应而放弃用药,而司美格鲁肽则是44人。

“我们团队采用证据合成方法学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ENTRAL)数据库截至2021年3月23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检索,分析了49810名超重或肥胖成人接受不同减重药物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纳入了针对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比较任意一种或多种减重药物,报告了体重下降百分比或绝对值(或治疗前后体重),干预时间大于等于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李舍予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过程中,李舍予团队首次将每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纳入网状Meta分析进行比较。该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1年后,司美格鲁肽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11.4%的体重,可额外帮助51.5%的患者达到至少5%的体重下降,该减重效果不仅优于其他的GLP-1受体激动剂,甚至可能优于芬特明-托吡酯而成为减重效果最佳的单品药物;而由于加用司美格鲁肽另有4.4%的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试验,该风险与其他的GLP-1受体激动剂相似。

为医生和患者选择减重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李舍予团队还通过频率框架随机效应模型网状Meta分析进行证据合成,采用GRADE评价系统(文献评价系统)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并计算绝对效应量,采用基于最小有临床意义差值的最小背景化框架对减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类和排序。其中的证据合成部分为回答国内指南专家成员共同制定的临床问题,系统地比较了国内外潜在的减重药物,并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治疗超重或肥胖提供更科学的指导,科学回答了全球最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之一。

对此李舍予表示,临床医生和患者可以将该研究结果提供的直观信息作为“理论依据”,快速选择最合适的减重药物。

“如果用烹饪来比喻这项研究,那么这篇论文只是完成了烹饪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制作完成了一道可食用的美味佳肴。”李舍予说,下一步,他和团队将结合患者情况及其价值观偏好,拟进一步完成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药物选择的临床实践指南。

热点推荐
HOT
潜心学术研究 引领科技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助力川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和科技创新,11月23日,由四川省科协、重庆市科协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视频致辞。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出席大会并讲话。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四川
讲座、讨论、对话……学术大咖带领我们走近科技前沿
由四川省科协、重庆市科协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将于11月23日在成都启幕 除了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会大会还将举办专题报告会脑力激荡 呈现科技之光 专题报告会分为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交叉学科5场,邀请优秀论文获奖代表在科技工作者集中的在蓉高校作专题报告,并和与会者进行现场交流,助大家了解各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寻找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的机会、做出更优秀的科研成果。 受疫情影响农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交叉学科专题报告会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理科专题报告会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工科专题报告会
为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3月13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工科专题报告会在西南石油大学,大会邀请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向均、四川大学教授刘百仓、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黄杨、西南石油大学博士黄泽皑、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员李振宇分别做《新型可穿戴耐用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页岩气工业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铁负载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农科专题报告会
为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1月23日共同举办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第二届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以此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的学术氛围。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医科专题报告会
为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1月23日共同举办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第二届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以此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的学术氛围。
直播|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会
为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于11月23日共同举办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第二届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以此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的学术氛围。

阅读下一篇

给植入材料及器械穿上“隐身衣”  可躲避免疫系统攻击

论文题目:Dressing blood-contacting devices with platelet membrane enables large-scale multifunctional biointerfacing论文作者:王云兵 罗日方 周仲毅 胡成 杨立获奖等次: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看不见的血小板膜可以像衣服一样“穿在”宏观生物材料和器械的表面?还能让这些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