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岚:“智媒+”赋能新发展(发言全文)

2021-06-04 15:15 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魏冯 2743 点击

6月3日,2021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大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主题为“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报业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话百年报业奋斗历程,共享改革创新先进经验,共商报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在“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环节,人民日报社、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厦门日报等5家报社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分享交流。

以下为嘉宾本人授权发布的发言全文:

“智媒+”赋能新发展

——在2021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的发言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岚

(2021年6月3日)

科技塑造智媒体,创新赋能新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着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把“科技强媒”这一战略考量,融入优质内容生产、创新团队建设、媒体治理升级、产业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一条自建核心技术团队、自研拳头技术产品、自创特色技术品牌的技术创新之路,以“智媒+”引领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建设。

一、创新技术体系:从“工具”到“引擎”

集团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制度安排、资源配置与技术发展紧密耦合,构建创新体系为技术赋能,推动技术从修补发展短板的“工具”升级为驱动融合创新的“引擎”。

强决策。集团设立媒体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经济委员会,统筹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和重点技术项目建设,四川日报全媒体重点打造“智能+智慧+智库”新型党报,封面传媒着力构建“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

畅机制。孵化催生动能,设立媒体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和新媒体项目孵化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传媒技术“新基建”和创新技术应用项目。协同打通壁垒,组织技术路演大会,创新“技术十日谈”等沟通机制,强化技术协同力。激励激发活力,探索设立技术创新奖,调动技术人才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优团队。近200人的互联网专业技术团队,涵盖13个技术类别、20多个技术工种。集团专设特聘首席工程师岗位,技术团队设立首席技术官、首席产品官、首席安全官、首席数据官等高级别技术序列。封面传媒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努力打造“最懂媒体的技术”和“最懂技术的媒体”。

促开放。集团先后与华为、电子科大、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等全国40余家行业标杆、科研院校、头部平台、技术机构深化技术合作,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和未来媒体实验室、5G媒体实验室、区块链媒体实验室等10余个联合开放技术项目,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授牌的“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共建单位。

从“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的特色发展,到“内容传播数据库、用户分析数据库、智能媒资数据库”的规划建设,再到“工具层、资源层、机制层”的功能创新,目前,集团基本形成可升级、可输出、可开放和经济、适用、安全、有效的自主技术解决方案和开放体系,传媒科技新优势初步显现。

二、驱动内容创新:从“主流”到“新主流”

“新主流”的“新”是技术驱动下叙事语态的新、产品形态的新、传播业态的新。集团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加速以先进技术赋能可视化、数据化、交互化等特色内容生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巩固提升。

可视化,让主旋律更加“高颜值”。2018年1月“川报号”直升机在成都首飞,率先打造空中直播间,在重大主题、突发应急等报道中实现“直升机+无人机”双机航拍、空中直播。两年后,5G+4K高清直播体系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试飞直播中精彩呈现。海报、H5、短视频、直播等“年轻态”可视化表达成为新媒体报道标配。去年集团2件可视化创新应用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数据化,让很重要变得很需要。主流算法推荐、数据分析可视等技术运用,有力助推主流内容生产、传播提档升级。MORE大数据工作室成立3年来,创新推出数据新闻作品200余件,获2019年全国数据新闻大赛业界组别唯一的一等奖,入选“报业媒体融合优秀案例”。以“数据挖掘-数据沉淀-开发开放-汇集共享”为支撑的指数和舆情两类产品,形成专业的智库内容,广受好评。

交互化,让正能量拥有大流量。瞄准智能UGC、PUGC共创平台,集团陆续推出“青蕉社区”“川观拍客”,已聚合超过6000名新型“通讯员”“网评员”。在抗疫中加速构建“云服务”系列产品,其中川观新闻“云战疫”AI工具包累计服务3800多万人次;“民情热线”“问政四川”等网上群众路线平台聚合转办回复部门(单位)逾5000个,一年回复解决问题36200余件;封面新闻承建的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一年发布辟谣稿件5000余篇,有效服务公众、清朗网络空间。

三、赋能智媒生产:从“终端”到“云端”

围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新闻业务全场景,集团自主研发新闻客户端系统、智能媒资平台等,突出数据驱动准、算法重构稳、产品迭代快,实现全时段发布、多平台运营、多版本适配、多线程任务、一体化运作。

核心终端自主化。聚力做大做强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两大客户端,并以此为主平台、主驱动,重塑新闻生产。自主研发的移动采编管理系统“封巢”,率先打通报、网、端全流程。获得技术专利的“小封机器人”跻身中国十大人工智能写作平台,AI自动化写作日发稿量峰值可达5800篇,“大川机器人”在灾害预警、民生资讯等领域实现秒级“写稿”,可24小时与用户互动。

全媒业态数字化。借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从内容风控、版权管理到智能媒资的全媒生态。赋能内容风控,自主研发的政务媒体内容安全监测系统“云眼”,实现事前比对防御、事后智能监控、高效校正错误信息,在首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上获奖。赋能版权管理,上线区块链数字内容版权存证系统,支持富媒体内容上链确权,实现内容版权追溯、保护、管理和交易等。

协同治理云端化。通过云端创新,升级与公共资源的链接方式,集团打造的“四川云”覆盖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云上政务、云上生活、云上智库等;封面“智媒云”迭代至4.0版,着力打造新型区域信息主枢纽和公共服务大平台。

四、助力产业升级:从“传媒”到“传媒+”

信息技术规模化应用重塑传媒产业生态,新消费场景、新商业模式、新经济逻辑喷涌而出。集团大力拓展数字营销、智慧文博、内容科技等新业态,力争在数字传媒产业的新赛道脱颖而出。

智慧营销,激发新动能。传统报业广告经营模式加速向数字营销转变,大力拓展影响力营销、社群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内容版权营销、文旅融合营销、智库舆情营销、分发平台账号营销、新技术内容营销等新领域新模式,封面传媒获评“四川省优秀数字经济企业”。

数字文博,洞开新空间。自主开发的云展系统,以全场景3D化智能云展馆为核心,提供包括云展览、云推荐、云洽谈、云签约等全场景解决方案。集团成功承建2020年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展馆,这是全国首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创新开发的文物数字化系统,打造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体验综合平台,集团参与建设的“三星堆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与传播推广”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内容科技,延伸新产业。集团推出智媒编辑部、智媒演播室,建设融媒交互、数据应用、智库服务等20余个技术模块、60余种应用场景、180多种功能的内容科技矩阵。对外赋能形成融媒解决方案,为媒体、政府、司法机构、高校等提供智媒技术服务。目前集团融媒技术输出项目迅速在全国落地,已建设完成包括黑龙江和海南两大省级融媒客户端系统在内的30余个技术输出项目。由封面传媒联手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四川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发起组建的封面传媒科技公司即将亮相,目标是建设全国一流传媒科技企业、打造数字传媒核心产业链。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建设智融平台 深耕行业服务(发言全文)

6月3日,2021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大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主题为“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报业从业者齐聚一堂,共话百年报业奋斗历程,共享改革创新先进经验,共商报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在“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环节,人民日报社、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教育报刊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厦门日报等5家报社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分享交流。以下为嘉宾本人授权发布的发言全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