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眉山市彭山区行政审批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接到某办事企业反映:因为需要办理法人变更事项,线上提交了相关材料后,接到行业主管部门通知“需要先到市银保监分局变更金融许可证上的地址”,但经咨询市银保监分局,得到的回复却是“应先变更营业执照上的地址”。这样的互为前置条件,着实让办事企业摸不着头脑,无奈只能向“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
接到反映,区行政审批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联系了其行业主管部门和市银保监分局了解实际情况,并召集三方当面沟通。经过沟通了解,办事企业反映的“互为前置条件”其实并不存在,只是双方因交流不畅出现了一点误会。
据了解,近年来,因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企业办理法人变更事项确需先变更金融许可证上地址,市银保监分局也表示并未向任何人告知“变更金融许可证地址需先变更营业执照上的地址”,且近期并未接到相关咨询,很有可能是企业咨询时没找对人,从而得到了不准确的答复,由此产生了误解。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及时协调帮助下,企业办事人员重新提交资料,正在顺利办理相关事项。
今年以来,彭山区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契机,创新推出“红黄绿三色服务”,破除中梗阻,让群众办事不受堵,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该区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体验活动。要求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企业、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感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从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通过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强力撤除“放管服”改革高速路上存在的不合理的红色障碍,将“方便部门管理”转向“方便企业办事”,将群众办事“难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该区在区政务中心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外公开服务热线,现场或电话受理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事项,发出黄牌督促窗口、部门认真分析解决群众所反映问题,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耐心做好解释疏导。持续开展“延时办、上门办、预约办、一次办、网上办、容缺办”等绿色服务,让办事群众少跑腿、不跑腿,随时随地办成事。今年1至5月,区政务中心各窗口为群众开展延时服务近1000人次,为老弱病残提供上门服务120余人次,通过周末、节假日办理预约服务60余人次,收到办事群众表扬信、感谢信20余封,锦旗2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