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蔚夏
冬天是吃火锅的季节,然而有些人在吃了火锅之后,常会出现咽喉和牙龈肿痛,舌尖、口腔溃疡或出血,口唇疱疹等“上火”表现,那么这是为什么?人们又当怎样“降火”呢?
火锅姓“火”,属于高热食品,所以吃了以后容易“上火”,这里面是有缘由的。
首先,火锅汤料中含有大量的牛油、羊油、猪油等,加上食用时摄入大量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的各种肉类,可以在人体中产生和蓄积大量的热能,油能助燃,特别是脂肪在体内“燃烧”后,释放的能量远远超过其它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使人“上火”。
其次,火锅底料中含有许多辛香调味品,尤其是川味火锅,这种调味品含得更多,如辣椒、花椒、胡椒、干姜等,这些调味品,大多性温而热,甚至大辛大热,进入人体后如同在火中添柴,使体内由油脂点燃的“火”越烧越旺。
再有,如果遇到平时就是“火体质”的人,则更容易“上火”。“火体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体内素有“实火”,二是体内素有“虚火”。“火体质”的人吃火锅无异于火上浇油,往往会加重“火势”,导致健康损害。
为预防火锅“上火”并有效“降火”,大家可采用以下办法:
1.熬煮火锅汤头时可加入带心莲子、芦根和绿豆,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清心、泻火、解毒。
2.多选食凉性的蔬菜,如冬瓜、油菜、菜心、金针菇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冬季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祛火除热的作用。
3.可在火锅汤料中加入性味寒凉的水梨、甘蔗、哈密瓜、马蹄等水果以及菊花,既能除腥、提味,又有清热、去燥功效。还可适当放入豆腐,它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还因豆腐中含有石膏,还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4.火锅蘸碟调料宜清淡,最好不用辣酱之类,而用酱油、乌醋、麻油或是不含辛辣调味品的汤料。
5.火锅食用中及食用后,可饮用能够清凉润燥的菜粥、果羹、绿茶、碳酸饮料(肥胖症、糖尿病等除外)等,既解腻爽口,又清火泄热;吃火锅半小时直至食用完后,可佐餐吃些性凉的瓜果,能够有效降火。食用火锅次日宜多饮水,以促进并加快体内热气排泄。
6.火锅食用后若出现“上火”症状,可适当服用清火栀麦片等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