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酱文化在“打酱油”中传承飘香

——探班中国酱文化博览园

2023-04-21 16:13 陈跃佳 3698 点击

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个话题不熟悉或者不关心、不想回答时,就经常用“我只是个打酱油的”一句带过,相当于“路过”“飘过”以及能力不足、存在感低下的意思。而在位于绵阳江油市的中国酱文化博览园,“打酱油”却成为酱文化体验和传承的必备项目。那么,酱油应该怎么打?一颗颗黄豆又是如何变成酱油的?带着这些疑问,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了中国酱文化博览园寻找答案。

匠人制酱油雕塑

在文化展厅中了解酱醋历史

刚踏进博览园大门,一阵浓郁的酱香味就扑面而来,一群穿着汉服的小朋友们正在酱香味中学习古代礼仪。另一边,园区解说员正激情澎湃地解说“酱”文化。“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我们人生中大俗、大雅的生活写照,大俗是物质的,大雅是精神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聊一聊大俗七事之中的‘酱’……”

跟随着解说员的步伐,探班员走进了博览园大厅。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香园酱园”创始人冯道人的塑像,大厅两侧悬挂的匾额上镌刻着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写下的有关味道的词句,讲述了酱文化的历史与传承。通过“味道中国厅”“酱制文化厅”,探班员又了解到关于酱醋文化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演变,其中包括玄龄夫人吃醋、武则天饮醋疗疾等典故。

大厅内,一个名叫“清香园古作坊”的主题展厅吸引了探班员的注意,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黄豆、小麦、玉米等酱油原材料以及酱油发酵缸。“这里还原的是古代清香园制酱的一个古作坊,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解说员介绍说,清香园的特色产品就是中坝口蘑酱油,它是以传统的古法制酱工艺制作而成的,天然日晒夜露发酵180天而独具中国酱文化传承特色,其特别之处在于在酱油中添加了口蘑、松茸等真菌类植物,不仅使酱油味道鲜美,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酱油发酵区

清香园古作坊

在古法工艺中品味百年酱香

清香园的手工酱油原料选用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小麦。大豆经过浸泡、沥水、蒸煮、摊晾等过程后,再放到曲房里面制曲,让空气中的有益微生物落在熟料上,让其慢慢生长繁殖,后期分泌各种酶类(如蛋白酶可以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之后就进入日晒夜露的发酵工艺,这是时间跨度最长的关键工序,经过180天至360天发酵之后进行淋油,最后经过消毒灭菌、灌装,就正式成为了一瓶味压群芳的酱油进入千家万户,再被添加到美味的菜肴中端上餐桌。

走到天然发酵区,入目便是上百个老坛整齐摆放的盛大场面,里面满满当当装有酱油、酱醅,散发出浓郁的酱香味。只见工匠用勺子把酱油舀起来回浇在酱胚上,反复浇淋。解说员讲解道:“这一步的目的是让酱胚里的微生物进行充分的发酵,取尽酱胚里的营养成分,每天淋1~2次,最少要淋180天。”通过日晒夜露,自然发酵,使这种古法工艺酿造而成的酱油聚天地日月之精华,酿出独具匠心的中坝酱油。

除了香气外,《梅花三弄》等古琴曲也时时萦绕在园内。起初,探班员以为是播放给制酱师傅和游客助兴的,后经解说员介绍才知道,原来音乐是为酱油发酵而播放的。“我们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酱醅在发酵过程中是能够感知到外界的声波并产生反应的,给发酵中的酱醅听古典音乐,不仅可以缩短发酵周期,还可以提升酱香味,增加厚重感。”原来这里的酱油不仅可以吸收天地灵气,还可以欣赏古典音乐,探班员此刻也突然好想变成一颗黄豆钻进这老坛里。

学子体验打酱油

学子学习古代礼仪

在趣味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

中国酱文化博览园集中展示了中国酱醋文化绵延四千年的独特魅力,再现了中国传统酱醋酿造工艺与发展历程,传承与发扬了中国味道文化。作为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绵阳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油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每年的三四月,博览园都会迎来研学高峰。清香园经理吴勇说:“从今年3月到现在,我们已接待了将近2万名学子。”

为提升学子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酱文化和制酱过程,自2016年起,清香园启动了打酱油、制作酱油拌饭、手工石磨豆腐等趣味性活动,让体验者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品尝江油特色美食,也能传承感恩、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品德。

有趣的是,在酱油拌饭活动中,其最初目的是让学子们体验长辈儿时无餐可食的艰辛,珍惜粮食和现在幸福的生活。然而最终发现孩子们都吃得津津有味,最高纪录是有个学子一顿吃了5碗。探班员还在现场看到,学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有模有样地制作着各种与酱油相关的美食,香的探班员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让健康代代相传’是我们的经营理念,所以我们开展食品活动时最先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其次是趣味性、知识性和获得感。”吴勇说。打酱油、制作酱油拌饭、参观手工制酱作坊、游览现代化酱油生产线……这些活动经过不断地实践、完善,最终成为博览园文化传承与体验不可或缺的形式。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想穿一席汉服,到清香园打一壶酱油、做一碗拌饭、了解一段关于中国酱文化的历史。如果你也是个吃货,也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此品味江油百年酱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探访中国藏茶村寻味“千年茶香”

茶园藏茶属黑茶系茶饮,始制于雅安,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唐宋以来畅销于藏区而得名,是藏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文成公主、茶马古道、南边路茶……上千年历史积淀,一个个关于藏茶的故事汇聚成了今日独特的“藏茶文化”,在中国47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那么,藏茶是如何制成的?茶马古道的故事又是怎么开始的?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了中国藏茶村(以下简称“藏茶村”),开启了一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