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干劲十足。放眼青衣大地,田园沃野,果蔬丰收热火朝天,特色产业势头正旺,冬季管理有序推进.....近日,记者伴着冬季的暖阳,走进眉山市青神县,去探秘青神之绿,看产业发展之美,寻乡村振兴满满活力。
绿色田园采摘忙
菜篮子,一头连接餐桌,关乎市民一日三餐,一头连接田间地头,关乎村民收入水平。近日,在青神县青竹街道柳溪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大量豌豆尖、无筋豆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车,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该基地种植面积1000余亩,有豌豆尖、无筋豆、早菜苔等品种。为抢抓时机收菜和销售,每天都有上百余名村民前来采摘,村民方小敏就是其中一员。“我家有3亩土地流转出去了,我每天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有一百多元的收入。”方小敏高兴地说。
据该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唐勇介绍,每天豌豆尖的产量约4吨、无筋豆约3吨,主要销往广州、深圳、北京等地。
据了解,青竹街道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序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已达2.9万亩,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稻菜、稻药轮作模式,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
绿色竹园环境美
竹叶苍翠欲滴,竹海绿浪轻泛。享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美誉的青神县,竹林风景线达150公里,竹林面积达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8%。竹林、竹纸、竹丝、竹会……青神围绕竹子书写绿色文章。
走进瑞峰镇天池村,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万亩竹海了。“我们这里空气好,大家都爱竹,萤火虫也特别喜欢在这里安家。”村民李开明高兴地说。
竹子不仅为村庄增绿,还为村民添财。天池村大力推广种植“斑布一号”,成为斑布竹纸的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导带动农户与当地竹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一年下来竹笋加竹原料,能有一二十万元的利润,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承包了四五百亩山林种竹子的村民李开明说。
绿色茶园品质好
眼下,正值冬季茶园管护时期,为确保来年持续增产,青神县各茶园做好冬季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西龙镇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村民们正忙着冬管工作,进行除草施肥。
“为了提高品质、增加收入,茶树肥培管理就要做得更精细。”近日,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村民章晓燕正忙着为自家茶园施肥。
西龙镇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以西龙镇万沟村一万亩茶田为中心,辐射带动附近村民茶叶种植2万亩。同时,园区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鲜叶茶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3.6亿元,有力促进茶农增收,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31万元。
近年来,青神县通过政府推动、基地拉动、大户带动、农户主动和效益驱动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发力,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近5万亩,茶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