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首届川渝科普大会期间,11场科普大讲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相继举行。各领域权威专家走进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围绕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阳光心态等主题,作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在全社会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此次科普大讲堂到底带来了哪些科学知识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护好人体“承重墙”
铃医脊科门诊部创始人南贺教企业职工保护颈椎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有人说:“我最近感觉脖子酸痛,是不是得了颈椎病啊。”“我体检完,医生说我颈椎退行性变,但我没感觉到不舒服啊。”“最近我感觉头晕、手麻,甚至还想呕吐,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全都消失了。”
11月24日,铃医脊科门诊部创始人、第十六届成都市政协委员、卢氏摸骨正骨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四川大学康复医学院院外专家、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特约讲师南贺走进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为企业职工带来了题为“了解颈椎病和腰椎病”的科普大讲堂。

现场,南贺围绕“认识脊柱”“颈椎病”“腰椎病”“日常生活中常见损伤脊柱的姿势”“日常生活中脊柱疾病的预防”五大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南贺指出,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疾》中,颈椎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二。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不同人群患病率也不尽相同,长期低头或伏案的脑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较发达地区患病率较高,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有些人一旦出现脖子痛,便轻易给自己带上颈椎病的‘帽子’,甚至随意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但脖子痛不一定是颈椎病。”据南贺介绍,脊柱位于身体后方正中央,颈、躯干、和骨盆的背面正中,是人体躯干的支柱,起着支撑头颅、胸腔、腹腔、盆腔脏器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肢的支持者。只有持续出现以下症状时,才可以怀疑颈椎病,如:经常歪脖子,反复“落枕”,手指麻木,颈部、枕部疼痛,不能转颈等。最终确诊是否为颈椎病,还需要到医院结合体征进行影像学检查。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很多措施,南贺举例说,首先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颈部疼痛,帮助颈部神经恢复功能;还可以通过牵引的方法将颈椎固定,帮助颈椎维持良好的状态,修复颈椎形变。对于颈椎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手术来修复颈椎,降低神经以及脊髓所受到的压迫,恢复颈椎功能。
讲座结束后,南贺为现场职工进行了问诊,帮助不少患有轻度颈椎病患的职工解决了困扰他们的健康问题,受到广大职工的高度赞许。此外,在此次活动中,南贺通过案例分析、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广大企业职工直观地了解了颈椎病和腰椎病,学到了许多保护颈椎和腰椎的小知识,进一步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高校教授进校园
讲解生活中的微生物知识
11月24日,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四川省微生物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松青走进绵阳三江实验学校,带来了题为“生活中的微生物”的科普讲座。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和原虫等。”讲堂上,刘松青从“什么是微生物”入手,详细介绍了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的特质与区别。

现场,刘松青围绕“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是敌是友”“我们身边有益的微生物”“困扰我们的微生物”“生活中的微生物常识”“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生动案例,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令学生们为之着迷。他们在讲座过程中全神贯注的聆听,对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刘老师,请问微生物对人类未来发展有哪些影响呢?”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益的微生物如益生菌及其相关产品对人类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一类是未知的微生物造成了一些流感疾病,究竟这些微生物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来预防它,对人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刘老师,微生物是如何影响水和空气质量的?”
“微生物对水的污染,主要是病原微生物进入水体,或某些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
“刘老师讲得很生动很详细,帮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绵阳三江实验学校初一学生廖蔓灵说道。
“通过刘教授的科普,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希望在今后有更多的专家、教授进入学校,开展科普活动。”科学老师邱明佳说道。
此次科普大讲堂为师生与科技工作者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师生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科技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还认识了各式各类的微生物和它们的神奇之处,进一步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师生心中。
主任医师走进乡村
说说穴位埋线防治过敏性鼻炎那些事
“要是娃娃得了过敏性鼻炎,会是怎样?”
“表现一: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及以上,症状持续或累计1小时以上。表现二:常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有过敏性黑眼圈,即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眼睑暗影。”
……
11月24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昕蓉走进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人民政府,为五香村、鹤林村、五柏村、涪城村、营城村村民代表,带来了题为“让一针一线拯救你的鼻子——说说穴位埋线防治过敏性鼻炎那些事”的科普大讲堂。

过敏性鼻炎也称为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病,且经常被当作感冒来治疗。由于部分家长对过敏性鼻炎认识不足,导致治疗的依从性差,常因不能遵医嘱来治疗和护理,病情总是反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睡眠。
目前,西医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临床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副作用多,复发几率大,远期疗效不理想,若频繁使用还会出现耐药性。李昕蓉介绍道,而穴位埋线是结合传统针刺与现代技术的复合治疗方法,集针刺、留针、刺血等疗效为一体。治疗机理为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节免疫。其相较于普通针刺,具有操作时间短、刺激时间长、治疗次数少等优点。
穴位埋线治疗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通过线体缓慢、柔和的刺激,穴位埋线使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的改善更为持久,穴位埋线有助于改善患者由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但治疗过敏感鼻炎是个持久战,还需要“三分治,七分养”,因此患者要避免接触或食用已经明确的变应原,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改善体质,进一步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此次活动让村民代表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贴心的医疗服务,与权威医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现场群众高兴地说:“这样的科普活动真是太好了!我就是一个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常都是在村里的小诊所进行治疗,一直反反复复,没能根治。今天听了讲座,我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治疗方法,我打算去医院按李医生讲的方法治治看,希望能够彻底治好我的鼻炎。”
科普大讲堂进社区
主任医师教社区居民如何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
11月25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梁雪梅走进绵阳市安州区文化广场,为安州区花荄镇白鹤林社区、胜果社区、益昌社区、文星社区居民带来了题为“保持积极阳光心态——健康生活”的科普大讲堂。

梁雪梅围绕心理健康主题,结合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详细讲解了“什么是积极阳光心态”“积极阳光心态的益处”“如何保持积极阳光心态”“健康生活”等知识,并为现场听众提出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向社区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看到这张图,大家有什么想法?”梁雪梅问道。
“我觉得用积极的态度来看,杯子里至少还有半杯水;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半罐水响叮当。”社区居民说道。
梁雪梅指出,积极阳光的心态状态有很多益处,例如增加免疫力、增加睡眠质量、提高幸福感、增强社交能力、促进学业进步、促进事业发展。如何才能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呢?梁雪梅建议,要学会接纳自己和别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常怀感恩的心,助人为乐等。现场,梁雪梅还使用正念观呼吸体验,带领居民们一起感受和觉察呼吸,在疑惑、新奇、无聊等丰富的体验中走近正念、发现自己。
安州区科协陈丽主席认为,此次活动提高了居民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与认识,促使居民学会情绪调节,舒缓自身心理压力,引导广大居民树立了良好的健康观念。希望广大居民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关爱自己、关注健康。她表示,区科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做好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宣传、预防、治疗、关爱等科普惠民工作。
现场聆听科普大讲堂的社区居民反响热烈,纷纷点赞。“非常感谢专家的精彩授课,帮助大家关注到心理健康,是一项暖心、惠民工程。”现场居民如是说。


(扫码观看精彩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