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当科技与科幻相遇,下一个宇宙级的黑科技会是什么?”主题沙龙举行,硅谷101联合创始人陈茜,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Nnedi Okorafor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任王晋康,华为昇思MindSpore开源生态总监胡晓曼,青年科幻作家、银河奖、星云奖得主分形橙子分别从科学技术及科幻文学出发,预测了下一个宇宙级黑科技,探讨了人工智能与科幻未来。

想象未来,下一个宇宙级黑科技将会是什么?
我们一直在畅想未来科技生活,并期待它的到来,那么下一个宇宙级黑科技将会是什么呢?现场,嘉宾们围绕“下一个宇宙级黑科技将会是什么”“未来科技将得到哪些突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王晋康:关于下一个宇宙级黑科技是什么,我觉得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我们人类已经看到它的实现前景的人工智能,还包括人工智能产生的自我净化、产业意识等。
胡晓曼:这个想象空间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我们现有的产品出发,做一些技术升级和业务审核,比如像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面部表情和行为、与人交互时还不够流畅和生动,但是现在像chatgpt以及新时代AI产品会改善很多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做一个产品形态的整合,进而打造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产品形态。另一个方面是未来还会出现哪些新的东西,那这些东西就可能类似于像某一天我们突然收到像ChatGPT这种爆炸式的新闻一样,我们所感受到的震撼就需要大家拭目以待了。
分形橙子:我认为还是在能源方面。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可控核聚变,但我觉得可控核聚变和常温超导等实际上都与能源问题有关,如果说我们人类真的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或者说常温超导,那么我们人类就会彻底从能源瓶颈中解脱出来,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期待的黑科技,也是我最希望实现的。
Nnedi Okorafor :我觉得AI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黑科技,这是非常好的对未来的畅想,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想法。
人工智能(AI)时代到来会威胁到科幻作家吗?
未来黑科技,人工智能仍占据主导地位。此前,ChatGPT的发布,让众多文艺工作者产生了一种“随时可能被取代”的恐慌。那么,科幻作家也会面临被取代吗?现场嘉宾围绕该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胡晓曼:我认为,AI是会对科幻创作产生影响的。比如图像方面,通过输入关键词,AI系统就能自动生成画作,再比如文稿生产,除了能够快速成稿外,AI还能设定世界观、塑造人物角色、描写场景等等。虽然现在AI的生成内容版权争议很大,但其实AI是可以为作者服务的,他能够为作者带去灵感,帮助作者更好的创作。
王晋康:虽然此前有AI战胜人围棋手的例子,抽象化也被取代了,未来基于原作的改编也快要被替代了,但我个人认为,尤其是科幻文学和相同语言很难被AI取代。科幻文学中所具有的冲击力、逻辑自洽,以及首创科幻构思,这些都是AI无法做到的。
Nnedi Okorafor:我刚刚很认真地倾听大家的观点,例如AI可以改善我们的创作,或者说帮助科幻作家创作,但我并不是特别认可。AI确实很厉害,但它不能代替我的思想,我是一个科幻作家,我的故事都是基于真实的人,我不认为AI会对科幻创作带来威胁,我也不需要AI来帮助我写作,提供灵感。当初AI发布的时候,我认为AI是去做一些我们做不到或者无法做的事,而不是去代替我们做能够做、喜欢做的事。
分形橙子: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我很多以前同事都来和我说“完了,你要失业”。但实际上,他们“慌”过了,我才开始。其实AI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它还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思维高度。如果说真的有哪一天AI生产出了好的科幻作品,那也说明我们人类已经跨过了那个技术起点,所有人都被取代了。所以,我们不要害怕被取代,要积极地去拥抱新技术,去用好新技术。其实我在写作科幻小说的时候也会使用到AI,一般用来起名字,因为我不擅长起名字,就要求AI“给我起10个霸气的名字”,有时候我也把它当作搜索引擎,比如问火星基地需要哪些模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