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遂宁市科协获悉,由遂宁市科协牵头,射洪农技协联合会为试点项目实施单位的遂宁市深化农技协联合会改革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中国科协改革办同意该试点项目结项。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该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联合会发展规模化、社团专家化、服务现代化、科普公共化,为当地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试点经验值得推广。
自2018年3月启动该试点工作以来,遂宁市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地方科协深化改革工作部署,立足“四服务”职责定位,聚焦“强三性”“去四化”目标,从组织体系、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科普宣传等方面,推动农技协联合会“由虚向实”转型升级改革,实现科协组织科协工作持续不断向农村基层延伸,全面完成了农技协联合会改革试点任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工作中,遂宁市科协抓上层谋会,推动联合会改革试点有序有效。先后出台了《遂宁市科协系统改革方案》《遂宁市科学技术协会农技协联合会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试点目标任务、步骤方法、试点保障等,并将地方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项目纳入市、县两级深化改革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进行跟踪督查。同时,市、县科协分别多次组织召开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抓实体建会,推动联合体组织形式转型升级。依托柠檬专业技术协会等龙头协会,打造柠檬标准化示范种植及深加工、食用菌栽培、品牌土鸡养殖、直营香桂种植、魔芋种植等农产品示范基地9万余亩,通过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农业大户集中区试点、乡镇周边连片带动等引领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实现联合体组织形式由“阵地”到“实体”转型升级。
抓品牌立会,推动联合体凝聚方式转型升级。积极搭建“互联网+电商”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电商品牌旗舰店、为农服务一体化电商窗口、电商体验店以及驻外农产品特色经营店等,为全县农特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联合体服务内容由“科技”到“市场”转型升级。
抓市场强会,推动联合体服务内容转型升级。邀请专家团队规划品牌发展战略,推动打造10余个获得四川名牌、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行业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精品柠檬标准化示范园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四川省柠檬标准化示范园区等,引导农技协着力品牌建设,实现联合体凝聚方式由“引领”到“服务”转型升级。
抓科技兴会,推动联合体服务范围转型升级。大力推行“六统一包”经营模式,为会员和合作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除农户在资金投入、技术能力、产品销售等方面后顾之忧。与贫困村签订对口扶贫协议,帮助制订脱贫规划,指导建立村级科普e站、农技服务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定期组织培训讲座和现场教学等,帮助指导贫困村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推动联合体服务范围由“会员”到“社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