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料峭,暖阳初升。近日,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甜源蔗乡甘蔗种植基地热闹非凡。这片占地500余亩的甘蔗地,在寒冷的季节里焕发着勃勃生机。蔗叶的露珠在晨光中闪闪发光,甘蔗叶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甘蔗香。此时,勤劳的的工人们正挥舞着镰刀,动作麻利娴熟地奔忙于蔗林间,砍甘蔗、削蔗叶,窸窸窣窣间蔗林已空出了大片。
采收回来的甘蔗采用非遗古法红糖制作技艺。经过榨汁、过滤、撇泡、赶水、翻糖、打砂、罐模、出模等工序后,色泽红润、味道香甜的古法红糖就制作完成。这一技艺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龙门镇甜源蔗乡是该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包含“一园、一坊、四馆”。这里不仅是甘蔗的种植基地,还融合了制糖、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等多方面。每到甘蔗丰收时,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从种植到制糖的全过程,品味地道的红糖和特产。
游客苏英表示:“她从隆昌来到这里,感受到了“甜城”的文化和特色产品。当地特产如红糖、桃酥等受到游客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们的口感,更因为其中蕴含的甜城文化和故事。”
同苏英一样,前来感受非遗古法制糖的还有开展研学之旅的内江二幼的小朋友们。此时他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着熬制红糖、蔗渣造纸等研学项目。
此外,甜源蔗乡的糖业故事馆、甘蔗博览馆里,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让人们能够更加具体和直观地了解内江糖业的发展过程和那些波澜壮阔的糖业故事,感受“甜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们除了自己基地种的500亩甘蔗,每年都还要采购周边农户种植的甘蔗2000余吨,用来制作红糖、蔗酒,每年红糖产量500余吨,蔗酒300余吨,产值1000余万元。”甜源蔗乡项目副总经理苟慧明告诉笔者,“甜源蔗乡”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文旅产业项目,持续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自甜源蔗乡项目落地龙门镇龙门村以后,不少附近的村民也都在这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这里工作的制糖工人汤远建就是其中之一,以前的他长年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到家人,如今,他在这里工作已有3年多,对于每年3至4万元的收入,他也是非常满意。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依托土地、气候等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产业,持续引进甘蔗新品种,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在增加甘蔗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深挖甘蔗产业链,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并加大对非遗古法红糖、甜城蔗酒等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助推产业振兴、助农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区甘蔗种植面积1400余亩,预计年产甘蔗70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