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农村群众用水不犯难

2024-01-10 17:13 兰萍 1301 点击

水是生命之源,但对于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顺江村5组黄兰来说,曾经的饮水困难仍记忆犹新。

从2022年开始,天气干旱的现象持续到了2023年,一直靠井水生活的黄兰一家受到了极大影响。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新改造的小溪蓄满了生产生活用水(李建明摄)    

平坦至顺河管网施工现场    

为解决村民用水,内江市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自来水管网延伸到了更多农户家里。黄兰也曾心动,但安装自来水的费用让她打了退堂鼓,而像她这种情况的村民不是个例。为此,富溪镇将镇村干部组织成2支工作队,深入农户家中从政策补贴、使用方便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宣传。

“安装了自来水,自来水用作生活饮用水,井水用来洗衣洗菜,浇灌和禽畜用水,也不用担心天干时候水井干涸无水可用了。”2023年12月5日,黄兰家里终于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担心天干带来的用水问题。

据统计,经过宣传动员,富溪镇已有近3500户安装了自来水。

农村饮水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大计,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在东兴区,农村人口存在区域性、季节性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安装普及率仅70%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水问题?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东兴区坚持系统谋划推进,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实地调研,摸清重点难点,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研究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实施方案。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问题,东兴区创新思维,发行专项债,投资5000万元在田家镇、双才镇、高粱镇、富溪镇和郭北镇建成自来水管网40.8公里,同步改造来凤社区、三烈社区、七家嘴社区、柳桥社区老旧管网,新增了15个村5万受益人口。其间,通过向银行融资3500万元,建设平坦至顺河,田家镇段冲村、万年村等11个村供水管网共计118余公里,将有效保障平坦镇、田家镇10万余人农村供水。

坚持统筹推进,整合区级抗旱资金及2023年提灌站维修暨抗旱资金(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在全区235个行政村新建了679口应急抗旱井,其中大机井245口,小机井434口,日供水量14000m3,可解决20万人的区域性、季节性饮水困难。

供水工程的强化,是解决饮用水的关键。目前,已完成平顺、白石和杨家集中供水站的提升改造,杨家镇团结社区、白合镇幸福社区和平坦镇平滩社区场镇老旧管网进行提升改造已完成,使1万余场镇百姓喝上更放心的自来水。目前,东兴区已建成各类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共计9处,设计日供水量为41250m³,供水辐射16个镇50万人。9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管理考核,达标率100%;9处取水口均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同时,对全区自来水入户率较低的58个村如富溪镇的田溪口村、白马滩村和天赐村等进行了入户宣传,目前全区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8.2%。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各集中供水站定期上门服务,掌握群众用水诉求,面对面解答群众问题。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内江市市中区:甘蔗产业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冬寒料峭,暖阳初升。近日,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甜源蔗乡甘蔗种植基地热闹非凡。这片占地500余亩的甘蔗地,在寒冷的季节里焕发着勃勃生机。蔗叶的露珠在晨光中闪闪发光,甘蔗叶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甘蔗香。此时,勤劳的的工人们正挥舞着镰刀,动作麻利娴熟地奔忙于蔗林间,砍甘蔗、削蔗叶,窸窸窣窣间蔗林已空出了大片。采收回来的甘蔗采用非遗古法红糖制作技艺。经过榨汁、过滤、撇泡、赶水、翻糖、打砂、罐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