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劳动模范:螺杆上的逐梦人——农牧机械“破壁者”曹柳的匠心突围路

2025-05-08 09:02 李若菡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029 点击

在眉山市青神县,一位从农田走出的工程师,用18年时间将国产农牧机械精度提升至国际前沿水平,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开辟出技术突围之路。他就是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四川众鑫盛农牧机械有限公司科研中心膨化工程师——曹柳。

2020年夏,公司车间双螺杆膨化机因能耗高几乎停摆。曹柳顶着42℃的高温驻守试验舱38天,在螺杆啮合角度上撕开了突破口。2022年,国内首台三螺杆膨化机118X3问世,产能较进口设备提升23%、能耗直降18%。其核心的327个零部件的毫米级重构——螺杆与衬套间隙从0.1毫米压缩至0.05毫米,剪切效率跃升40%。如今,该机型已覆盖13省饲料厂,年节省电费超2000万元。

而面对800万元/台的进口设备垄断,曹柳团队更是将实验室转化为技术攻关基地,在精密测绘中撕开技术封锁。2021年冬,曹柳率领团队用3个月时间,借助激光扫描仪测绘2380个数据点,将“技术黑箱”拆解为可复制图纸。通过“等间隙啮合+动态补偿”技术,国产设备在同等产能下寿命延长50%,其独创的联轴器过载保护系统可在0.3秒内完成动力分离,故障率骤降67%。目前,该国产替代方案已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超3亿元。

2023年,在印度孟买,曹柳携自制测绘仪直面瘫痪的某国膨化机。他钻入满是油污的机舱,在48小时内诊断出轴承预紧力不足和水冷系统堵塞的问题,并创新性地植入涡旋水冷模块。60天鏖战后,设备在50℃高温下持续运行72小时未出现热衰减现象,为印度客户挽回千万美元损失。此次跨国技术服务,标志着中国农牧机械技术方案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多年来,曹柳坚持“车间即课堂”的理念培养人才,带领团队建立故障案例数据库,用实践淬炼技术梯队:“95后”工程师陈默在广东某老旧设备改造中,通过听诊器检测出三级行星轮啮合异常,成功修复服役23年的核心部件;王浩则在山东某企业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12分钟内精准定位轴承故障,使维修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团队累计培养11名技术骨干,获授权专利6项,人均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从田间地头走出的技术工匠,在螺杆的精密世界里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实践篇章。当曹柳获评“制造强市先进个人”时,第七代智能膨化机正在车间进行最后调试——旋转的螺杆上,镌刻着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发展轨迹。在0.01毫米的精度坚守中,在每度电的效能提升里,这支技术团队始终保持着对技术前沿的持续突破能力。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四川省劳动模范:刀尖上的匠心——“刀锋工匠”刘斌的革新之路

清晨六点,眉山市四川省青神县青城机械有限公司数控车间已亮起了灯。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刘斌蹲在机床前,指尖轻抚过刚加工完的精磨零件表面,粗糙度仪显示表面精度达Ra 0.5μm(微米),这一数字凝结着他与金属“对话”二十六年的执着。刘斌(左)和团队成员检查刀具的端面跳动和磨损情况 1999年,中专毕业的刘斌攥着车床操作证走进车间。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成长。深夜,轰鸣的机床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