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群众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外国友人学“非遗”

选优品种 科学种植

学技术 助就业

“藕”遇丰收季 “莲”通致富路

焦点新闻
更多
四川各地群众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天上午,四川各地群众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泸州市在泸州市江阳区白塔文化广场,市民通过户外大屏收看纪念大会。(牟科 摄影报道)巴中市巴中市南江县义工协会的10余名党员志愿者会聚在一名志愿者的家中,收看纪念大会。(本报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乐山市乐山市区一商城内,员工集中收看纪念大会。(李华时 摄影
6小时前 850点击
外国友人学“非遗”
8月28日,在内江市东兴区文化馆非遗工作室,外国友人正在学习制作“东兴泥塑”作品。当日,内江师范学院的外籍留学生代表和来华工作的外国友人来到内江市东兴区文化馆非遗工作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肖传敏指导下,现场学习制作泥塑作品,体验中国传统技艺,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唐明润 摄影报道 | 2天前 912点击
选优品种 科学种植
近日,巴中市南江县集州街道朝阳村一片农田里,含苞吐穗、长势喜人的水稻秧苗与几块莲藕、玉米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近年来,南江县积极引导农户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通过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 | 7天前 1065点击
学技术 助就业
8月25日,泸州市纳溪区2025年第二期“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技能等级培训班在纳溪区安富街道举行,围绕叉车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范、日常维护保养、叉车驾驶技能等展开培训。今年以来,纳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就业局结合实际,免费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脱贫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叉车司机、中式面点师、母婴护理等职业培训。截至目前,纳溪区共组织培训6期,帮助300余名群众学到实
廖胜春 曾鑫欣 摄影报道 | 9天前 1040点击
地方报道
更多
从“科普日”到“科普月”
——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即将启动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当“全国科普日”正式升级为“全国科普月”,9月被法律首次赋予“全民科学时间”。9月4日,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即将在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盛大启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12月修订后,首次以法律形式把每年9月确定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成都正式从“一周科普热”迈入“整城科普季”。此次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 2天前 923点击
“科技小院”怎么建?成渝协同发力共探“良方”
在田间地头读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究竟该如何建设?7月29日,成渝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现场交流暨业务培训会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召开。此次培训会由成渝两地科协共同举办,旨在为成渝地区科技小院建设把脉支招。交流会上,青白江航天育种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和蒲江柑橘科技小院研究生,从如何瞄准农业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别对如何及时开展技术攻关、技
08-02 10:59 1736点击
2025年成都市品牌科技志愿服务队伍选树大赛圆满落幕
7月31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成都市品牌科技志愿服务队伍选树大赛在成都科技会堂圆满落下帷幕。通过前期资格审查和专家初评,20支队伍入围选树大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2025年度10支品牌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和80场优秀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大赛致力于发掘并培育一批组织架构严谨、专业素养过硬、服务品质卓越且具有广泛示范效应的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以品牌化战略为引领,带动成都市科技志愿服
08-02 10:59 1625点击
科学盛宴即将开启!
2025年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等你来挑战
趣味答题闯关,解锁科学奥秘,还有惊喜好礼等你拿!——2025年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即将开启,这个夏天,让科学“燃”起来!为激发全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引导公民了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科技创新现状,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潮,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知识竞赛将于2025年7月15日至8月13日
07-14 16:31 3185点击
科技前沿
更多
创新故事丨将高端制造“搬上天”——“太空级”冷阴极电子枪3D打印原理样机诞生记
电机轴高速旋转,送丝盘稳步传动,真空室内丝材快速熔化、沉积成形……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内,一台两米见方的3D打印机正在制造一件精密钛合金结构件。“这是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日前,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冷阴极电子枪研发团队负责人许海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太空制造’中的加工利器。”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 04-11 08:44 16507点击
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 或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超高效计算单元,能够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项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半导体行业领先公司的广泛关注。一种模拟神经和突触行为的开创性硅晶体管,标志着神经形态计算的重大突破(示意图)。图片来源:AI生成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电子神经元和突触是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与传统的计算机不同,这些系统能够在同一位置处理和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 04-02 08:50 17028点击
我国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得新突破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临床实践显示,其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处于领先水平。”20日在京召开的“北脑一号”人体植入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介绍。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第3例人体植入手术20日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此前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进行了临床试验。目前,3例患者状态良好。这意味着我国自研无
03-21 08:36 18607点击
《自然》杂志报道称: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数量领先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作者指出,如果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美国可能将无法通过出口管制来保持其在高性能微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中国寒武纪的Cambrian-1芯片采用专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计算架构。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站ETO首席分析师扎卡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 03-14 10:32 19291点击
推荐阅读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2月16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周利平、徐勇,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出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处理装备”“核桃油脂及蛋白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项目”“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成都)示范项目”等33项科创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93亿元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四服务”重要指示,以“天府科技云”服务全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谢商华、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出席会议。省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