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探究“宝藏”无止境

2020-12-09 08:48 四川科技报记者 刘芩屹 5664 点击

人物名片:

彭成,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双一流”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道地药材多维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国际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开拓了“系统中药学”学术思想,主持编写出版了《系统中药学》创新教材,成为中药学科建设的灵魂。

彭成扎根于中医药教学、科研、管理和临床工作逾三十年。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开拓了“系统中药学”学术思想;他情系医药,心系民生,以专业特长致力临床实践和社会服务;他身体力行,心无旁骛,诠释了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么多年的科学研究中,中药宏观与微观的形态之美吸引着我,中药质量控制问题、作用原理问题困扰着我,中药安全性的控制难题、中药道地性的神秘、中药治疗大病难病的疗效……这些都让我对中药着迷。”彭成说,中医药就是一座无限挖掘的宝藏,充满了未知与惊喜。

彭成一行到英国皇家植物园访问

填补空白

建设中药资源“诺亚方舟”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里藏着一个“诺亚方舟”——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素有全球最大中药种质资源库之称。实验室里有“双十五”干燥间、短期库、中期库等,每个库里都设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资源库看似一个普通的大冰箱,但建设实则不易。作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负责人,彭成见证了这个“诺亚方舟”的建造过程。

彭成介绍,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期间,他们搜集了大量珍贵中药资源,为及时保护中药资源,在创新团队的建议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了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资源库建成后,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应该如何保存这些中药资源?彭成带领创新团队到处“取经”,与拥有千年种子库的英国皇家植物园联系,积极前去学习。彭成说,学习回来后他们成立了一支由中药学、分子生物学、工程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并创建了中药种质资源多维保存技术体系,经过设计布局、设备选型、建设施工、库体运行等方面的多次实验,2016年西南特色中药种质资源库正式投入使用。

“资源库建成后能保存中药种子22万份,保存期限50年,成了全球一流的中药‘诺亚方舟’。”彭成说,有了这一良好的科研条件,创新团队铆足了干劲,围绕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种质保存与创新、中药的多维评价、中药资源的转化机制与调控三个方向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尤其在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揭示中药治病原理、提高中药质量、推动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攻克壁垒

让“中华瑰宝”造福世界

在彭成看来,中医药的发展必须走出国门,在世界上有话语权。因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让世界认识中医、信服中医十分重要。

2007年,彭成注意到滥用抗生素已成为普遍现象,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然而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成为了临床治疗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抗菌药物代替抗生素十分迫切。考虑到中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性,彭成带领团队开始中药抗菌研究,最终发现广藿香油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广藿香油对开发新抗菌药物的价值,彭成团队夜以继日地寻找广藿香油抗菌有效成分并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发现广藿香油主要成分之一的广藿香酮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被开发为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非常大,这一发现让国际医学界对中药抗耐药菌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并于2019年获批欧洲PCT专利。

2018年,彭成与成都一药企合作研制的“三七通舒胶囊”原料药“三七三醇皂苷”的质量标准首次进入《德国药品法典》,这是全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提取物标准进入西方国家药典,标志着我国中药国际化进程跨出重要一步。

脱贫攻坚

开出中药产业扶贫“药方”

中药产业是四川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彭成坚信中药材是助推精准扶贫的强劲引擎。2015年,他提出了“发挥四川资源优势,实施中药产业扶贫”的建议。为了给川内各地开出中药扶贫的好“药方”,他先后组织中药学科科技人员,对炉藿、冕宁、布拖等贫困地区的中药特色资源俄色茶、益母草、附子等进行系统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指导。目前在冕宁县建立了的益母草基地,带动当地100余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此外,针对5·12特大地震带来的灾区自然生态和植被严重破坏的后遗效应,彭成提出“基地建设、生态恢复、产品综合开发与产业发展一体化”的灾区道地药材资源恢复重建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围绕地震灾区道地药材川贝母、大黄、厚朴的种植与生态重建开展研究,在灾区实现种植药材18万亩,生态植被恢复20余万亩。

扎根临床

科技创新是永恒动能

研究源于临床、研究回归临床、研究指导临床。埋头扎进科研高地只是彭成中医生涯的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则是看病救人。在每周繁忙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中,彭成总会坚持抽出时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坐诊,为患者解除病痛。在他看来,看病救人是医学研究的基石和源泉。

彭成擅长治疗中医脾胃病以及消化内科疾病,每次他坐诊时门前都会排起长队,看着病人带着痛苦而来携着希望而去,让他倍感责任重大。“这与做科研带给我的成就感是一样的,在坐诊中经常接触到很多慢性萎缩胃炎伴肠化、溃疡性结肠炎、肿瘤术后患者,但经过治疗看着他们一天天好起来直至痊愈,这带给我非常大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彭成说道。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彭成更加繁忙了,因为他承担了新冠病毒的中医研究工作。然而即使科研工作再忙,他也从未停诊,仍坚持坐诊为患者解除疾苦。同时,他积极加入“抗疫”大军,参与疫情防控。他提出的“分类”“分期”“分型”防治思路和“中西医结合、中药复方与中成药结合、医教研产结合”模式,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采纳,并写入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

采访中,当问及如何进行中药创新时,彭成饶有兴致地说:“要一直对前沿技术充满好奇并勇于挑战。”他认为中药创新一定要在中医药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并在“系统中药学”之上应用最新的前沿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性、安全性、道地性的成因。“充满中医药自信,充分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获得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带着这一理念,彭成自2000年以来,对中药复杂系统品种、品质、制药、药性、功效、应用等关键要素的发生、发展、变化进行系统研究,最终构建了系统中药学理论技术体系和实践方法,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了“系统中药学”学术思想,这一学术思想也成了他的中医研究的方法论。正如彭成所说,“中医药就是一座宝藏,探究无止境。”

热点推荐
HO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张亚刚:俯下身 扎下根 潜心教 慢慢长
张亚刚(前排右二)和学生 2022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张亚刚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Infomat 发表了题为“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Mpemba Effect with Water–Probe the Mysterious Heat Transfer”的研究论文,这一重大发现破解了困扰物理化学科普界50多年的难题,终结了关于Mpe
让科技创新的“千里马”竞相奔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是绵阳的立市之基,创新是绵阳的核心价值。为进一步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去年,绵阳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人才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评选活动,经过广泛动员、组织
武俊杰:让雷达看得更清、辨得更明
人物名片:武俊杰,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成像与探测技术研究,担任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信号处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获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杯酒品匠心
用心品酒的徐姿静 人物名片:徐姿静,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级徐姿静品酒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酒业科技领军人才,第十二届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工匠,四川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德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德阳市首届十佳“最美科技工作者”,德阳市首席技师
朱福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人物名片:朱福兴,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钛化工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攀西钒钛磁铁矿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熔盐冶金、钛金属冶金等技术研发,先后主持完成了8项公司重大课题,主研完成了2项国家973课题、3项省科技支撑课题和10余项公司重大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级2项、三等奖3项。荣获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朱创业教授的“创业”之旅
人物名片:朱创业,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朱创业和学生在贡嘎雪山 成都、眉山、德阳、雅安、遂宁、达州、广元、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朱创业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四川每一个市(州);峨眉山、贡嘎山、夹金山、龙门山、罗浮山、格萨拉、彝海、伍须海、猎塔湖、马湖、九曲黄河第
鲁力:十年深潜,创造物联网边端系统新架构
人物名片:鲁力,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边端系统、无线系统安全。作为主要成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20余项国内专利授权和1项美国专利授权。2022年11月中旬,从珠海航展归来,鲁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四号科研楼5楼的办公室里,复盘见闻,筹划新研究。这一趟珠海之旅,他为自己的物联网新系统找到了不少新的应用场景。在
张其圣:助“东坡泡菜”香飘海内外
作为“中国泡菜之乡”的眉山,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泡菜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17.8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形成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一碟碟泡菜走出了四川,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眉山泡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泡菜”为主研方向的科技工作者们。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便是其中一位。作为四川大学发酵
无惧风沙 勇趟科研荒漠
人物名片:梁海波,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石油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钻井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联合体负责人,长期从事油气井智能感知与安全防控、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合作项目8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月的新疆,寒风

阅读下一篇

刘弘涛:择一事终一生

责任、担当、使命……在西南交通大学,有这样一位专家,始终深耕世界文化遗产,守护着自己关注过的每一处遗产建筑。他就是该校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刘弘涛。责任 “活化石”的守护者踏上这条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对于刘弘涛而言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考大学时没多想,因为学过美术,觉得有一点学建筑基础,所以本科和硕士学了城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