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矢志不渝的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发展篇”

2021-06-24 00:27 来源:新华网 记者 韩洁、姜琳、何欣荣、谢希瑶、李华、邬慧颖 4474 点击

2021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飞天梦,强国梦。

百年,不过历史一瞬;但从苦难到辉煌,却百转千回。

黑暗中寻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积贫积弱的中国,开拓创新,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华夏儿女,一往无前,奔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使命如一,书写东方奇迹

6月6日,人们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前排队等待参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盛夏6月,中共一大纪念馆。

“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历史组画扑面而来,上海、南湖、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北京……一个个红色地标,再现党的百年伟大历程。

“在这里能看到中国共产党从哪里出征,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参观完展览的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说。

这是2020年3月18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长江与东海交汇处,上海洋山深水港桥吊林立。这里已是全球集装箱作业最繁忙港区之一,每年吞吐2000多万个标准集装箱,首尾相连可绕地球3圈多。

洋山港圆了百多年前孙中山《建国方略》中“东方大港”的梦想,标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个泱泱大国写下的东方奇迹。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了解从哪里来,更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国陷入苦难深渊。无数仁人志士苦寻救亡图存之道,直到百年前中共一大的召开,如黑暗中的灯火,点亮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

因为曾经挨打,更懂得发展为要。

建国之初,面对重重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一五”计划启动时,毛泽东同志豪迈宣示。

第一批不锈钢出炉、第一批汽车下线、第一辆拖拉机出厂、第一座长江大桥修建……“一五”期间的工业生产成就,远超旧中国的10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从分田到户解决吃饭问题,到打破“铁饭碗”激发市场活力,再到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合作共赢……改革开放为国家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12年,国家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切感慨:“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4年之后,建党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走出阴霾,“十四五”开局首季GDP同比增长18.3%,显现强大发展韧性。

百年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书写下“最励志的创业故事”。

变局求索,开辟发展新境界

黄土变青山——

位于陕西延安市吴起县的退耕还林森林公园(2019年5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多年前,延安吴起县,曾经的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在全国率先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设施养羊,掀起“绿色革命”。

禁牧之初,很多农民跑去责问当时的县委书记:

“凭啥老祖宗几辈里都放羊,现在就不让放了?”有人甚至扬言要赶着羊到县委办公室去。

共产党员身先士卒,耐心为百姓算好致富账。艰难转型中,从吴起到延安迎来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蜕变。

今天,中国正以更大决心推进绿色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承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犹如攀登人迹未至的高山,没有现成路径可循。

“中共治理国家的思路与政策始终与现实紧密相连,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主席莫雷诺说。

勇立潮头的发展密码,从来都深植于国情的土壤——

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县进行了被他称为“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完成近8万字的《寻乌调查》报告,呈现了当时的中国农村社会面貌。

彼时,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正困扰着党内决策层。最终,坚持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不断回答时代课题,方能始终把准发展方向——

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回落到8%以下。

同期,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一些地方雾霾频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到提出新常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明确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环拍成像,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此外图像上方可见已完成表取采样的机械臂及采样器。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这是6月11日公布的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北斗组网完成,5G加速商用,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

与时代偕行,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号巨轮穿越惊涛骇浪,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践行使命,以高质量发展迈向伟大复兴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的果蔬种植基地(4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初夏时分的梓山镇潭头村,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白墙黛瓦、绿树成荫,清池塘、景观亭点缀其间……

昔日贫困村,脱贫后接力乡村振兴,种下富硒菜,吃上旅游饭,如今展现新颜。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左一)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农产品(2020年10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去年家里收入22万元,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的话里,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走过百年路,再启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疫情仍在全球不少国家蔓延,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越是接近目标,路越陡、浪更急。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

发展的理念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面向未来,新发展理念正有力指引各地发展实践,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宽阔大道。

这是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4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昔日制造业基地成为大湾区科创新坐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南部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昔日制造业基地成为大湾区科创新坐标;

这是2020年5月26日拍摄的重庆市巫山县鱼头湾景象(无人机照片)。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舞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长龙”。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中部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舞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长龙”;

4月8日拍摄的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北部雄安新区,工地上热火朝天,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稳扎稳打推进,“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誓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知道向何处去,更能读懂未来的中国。

着眼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力——

5月7日,参观者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各省市自治区展区海南馆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派繁忙。不久前,汇聚全球精品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此落幕。

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一个个共享机遇的合作平台,成为中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勾勒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壮阔图景。

着眼高质量发展,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新动能——

这是在深圳市南山区拍摄的大沙河沿岸景色(2020年3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广东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上海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迈出新步伐;浙江全省,以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路径……

今年以来,系列深化改革开放举措密集出台,经济活力不断显现:前5个月,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3.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

5月27日,参会者在“数博会”上体验5G远程超声机器人诊疗。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着眼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脱贫攻坚,1800多名党员牺牲在扶贫第一线;抗击疫情,4.2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牺牲医护人员中党员占70%以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共之所以能成功带领中国取得辉煌成就,核心秘诀是始终保持和广大人民的紧密联系,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得到了人民的高度信任和广泛支持。”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格里菲思说。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势不可挡!

热点推荐
HOT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1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庆祝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创佳绩。7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
启航新征程 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越品越明、越读越亮。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了不起!”7月4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洪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年历史既是辉煌过去,更是崭新序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四川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是新征程的动员令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
历史交汇点上的庄严宣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历史,立下又一座丰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性盛典。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鹏、刘奕湛)舞台中央,3000多名红衣青年举起发光道具,组成熠熠发光的党徽;“鸟巢”上空,绚烂的焰火升腾绽放,化作“100”的纪年字样;红色看台上,观众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掌声欢呼声响彻夜空。6月28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时57分许,在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1921-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925年,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今天,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中
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
6月29日,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报告会并作报告,与1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一起重温百年党史,共同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喜迎党的百年华诞,锦江大礼堂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大礼堂上方,悬挂写有“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红横幅,广场两侧是一幅幅反映中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8日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赶考篇”
穿越历史的回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就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这条路,彰显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姿态;这条路,通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考卷,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造新征程上的新业绩,告慰成千上万的先烈和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代的开创者、开拓者、建设者?赶考不停歇,奋斗不止步!增强本领,担当新使命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初夏的北京,处处绿树成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谋求大同的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世界篇”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共产党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携手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情怀·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01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面对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攻坚篇”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行进到“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精神、以何种姿态继续前进?回首百年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斗争的精神和
勇毅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6
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一路劈波斩浪,誓要让中华崛起、让华夏大地旧貌换新颜……84年前,七七事变后,首批川军开赴抗日战场,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告四川各界人士书》,喊响川军出川抗战的热血誓言……1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省2.3万多个“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38.3万多名党员奋战抗震救灾一线,用冲锋的姿态喊出铿锵誓言……6年前,
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蓉隆重举行
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演员和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巴蜀儿女对党的感恩感激和热爱赞美之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
安逸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5
端午小长假期间,汶川映秀人杨云刚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又卖火了,相比地震以前,“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凉山“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已搬进县城新家,“幼儿园就在家隔壁,新生活超乎想象。”重庆妹儿杨谊在成都享受到补办身份证的便利,“川渝通办,现在办证不用两头跑了。”……这是生机盎然的巴蜀大地,这是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人

阅读下一篇

美丽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3

初春的若尔盖花湖上,数千只候鸟嬉戏翱翔。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钢 摄“咔嚓、咔嚓”。6月8日清晨,在成都自家楼顶上,摄影师杨涛按下快门。在第一缕阳光照耀下,远方的雪山层层叠叠、若隐若现。这是一周内,杨涛在自家楼顶上第三次看到远方的雪山。雪山背后,成都西北约300公里外的若尔盖大草原腹地,治沙工程师张玉峰在同一天巡查着用高山红柳枝条编织而成的网格。一丛丛破土而出的新草,令他喜上眉梢。雪山、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