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3

2021-06-23 15:26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 殷鹏 4316 点击
初春的若尔盖花湖上,数千只候鸟嬉戏翱翔。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钢 摄

“咔嚓、咔嚓”。6月8日清晨,在成都自家楼顶上,摄影师杨涛按下快门。在第一缕阳光照耀下,远方的雪山层层叠叠、若隐若现。这是一周内,杨涛在自家楼顶上第三次看到远方的雪山。

雪山背后,成都西北约300公里外的若尔盖大草原腹地,治沙工程师张玉峰在同一天巡查着用高山红柳枝条编织而成的网格。一丛丛破土而出的新草,令他喜上眉梢。

雪山、草原。百年以来,时代变迁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

1935年,红军长征从这里走过,留下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也留下毛泽东《七律·长征》中那句著名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今天,革命先辈们留下坚定足迹的地方,也是四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美丽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四川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如今的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上扬。绿色,成为美丽天府新画卷最鲜明的底色。

绿色新理念

始终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

从贡嘎山巅到渠江河口,从高原冰川到浩荡长江,7300多米的海拔落差,1000多公里的江河径流,其间森林茂密、河湖密布、资源富集。这里是“中华水塔”的核心区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建设核心区,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这里便是四川。

大自然给予四川天造地设的馈赠,时代赋予四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率先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试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川人就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

可是,长期以来,要发展还是要保护这对“矛盾”一直困扰着四川。

经济高速粗放增长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区域性流域性污染较重、治理能力保障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四川面临着考验与抉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嘹亮号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谋划推进,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对于四川而言,绿色发展既是党中央的殷切嘱托,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些重要指示以及对四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期望,是四川必须担当的“绿色责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雾霾、水污染等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殷切嘱托,定当不负。民之所盼,定当不负。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中央生态文明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系列重大决定部署作出。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的时间表、路线图。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响亮喊出“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2020年4月,一个新的机构在四川诞生——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主任,旨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出炉。2014年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位列其间。随后几年间,四川对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不再考核GDP,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国土绿化方案,积极探索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多措并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系列重点项目行动启动。2013年,川西高原生态区和川东开发区红线划定。一年后,若尔盖、大小凉山、川滇、秦巴山区四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确立。2016年,再次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第一年就完成营造林1113.7万亩。2018年以来,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等“八大战役”接连打响。

一个个决定、一项项改革、一次次行动,厚积薄发、久久为功,逐步构建起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绿色发展的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绿色新路径

以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崛起,蹚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新路

2020年3月,宜宾市黄桷庄电厂高达210米的烟囱被爆破拆除。这个承载许多老宜宾人回忆的标志性建筑,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拆除后的黄桷庄电厂片区,规划为高品质住宅区,营造浸入式文化体验地,“老电厂”正焕发新生机。

黄桷庄电厂的“破”与“立”,是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现实,唯有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才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崛起的应有之义。

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四川以革新者、探索者姿态,重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创新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取有道,舍果决——向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产能“开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全省绝大部分市州完成县级及以上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火电超低排放改造690万千瓦,累计压减粗钢产能497万吨,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3万家……一次次关停改造,一个个项目减排,直指污染沉疴。

此消彼长。“十三五”时期,四川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底,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近2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快出手,慢积淀——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之以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快,体现在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高质高效。2017年以来,四川在短短4年间先后建成1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中西部前列;56个县(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居全国第一。

慢,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与重构的久久为功。今年世界环境日,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徐玮分享了一段亲身经历:2010年,为保护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中国特有植物——距瓣尾囊草,投资40多亿元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武都水库等待了整整1年,原因很简单:移栽必须在距瓣尾囊草休眠期进行。

解近忧,谋长远——着眼突出问题整改,坚持统筹系统治理。

装机、预热、校准、起飞……6月13日,环保执法人员纪超熟练操作无人机,对周边建筑工地进行全面“体检”——环保督察,四川一直动真碰硬,今年我省对21个市州完成了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155项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完成率94.2%。

有的问题可以立竿见影,有的问题需要系统推进。河湖长制的全面落实,让全省7415条河流都有了守护者;聚焦源头减排,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系统调整;全省183个县市区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全覆盖。

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肩负历史重任的四川,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全力蹚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绿色新征程

迈步新征程,四川绿色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机遇更加凸显,道路更加宽广

去年3月,泸州市江阳区附近的长江岸边,一群在水上嬉戏的天鹅让酿酒工人王天荣激动不已。“我上一次在这里看到天鹅是30年前,那时候我还在捕鱼。”王天荣的话里有两层含义:环境好了,天鹅回来了;长江禁渔了,他改行了。

一次时隔30年的相遇,折射的是四川多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累累硕果。

天更蓝了。2020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率达90.8%,较2015年提高5.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省21个市州中,空气达标城市已达14个,较2015年增加9个。

山更绿了。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35.3%提升至2020年的40%。实施草原生态修复90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85.8%。

水更清了。去年,全省87个国考断面优良率98.9%,较“十三五”初期上升26.4%,岷江流域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从“十三五”初期在全国排名第19位,跃至全国第8位。

生产生活更低碳了。煤炭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49.95%下降至2020年的28.3%,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增至53.7%。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垃圾分类等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四川人追求的新时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四川阔步迈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迈步新征程,四川绿色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实施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实施四川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谋划全面推进林长制,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大背景下,一系列部署行动扎实稳步推进。

迈步新征程,四川绿色发展的机遇更加凸显。去年9月,我国向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也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经济大省和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全力“破题”。从时间表路线图入手,研究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从先行先试入手,支持成都、攀枝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达峰;从产业布局入手,大力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建设西部碳金融中心。

迈步新征程,四川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宽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赋予川渝两地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任,川渝地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就加强与重庆的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污染共治等作出系统部署,迈出共同守住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巴山蜀水秀美风光的坚实一步。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用一抹浓厚亮丽的绿色,向曾经在这片壮美秀丽的土地上无畏奋进的革命先辈们讲述:岷山千里雪犹在,美丽四川展新颜。

热点推荐
HOT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1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庆祝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创佳绩。7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
启航新征程 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越品越明、越读越亮。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了不起!”7月4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洪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年历史既是辉煌过去,更是崭新序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四川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是新征程的动员令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
历史交汇点上的庄严宣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历史,立下又一座丰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性盛典。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鹏、刘奕湛)舞台中央,3000多名红衣青年举起发光道具,组成熠熠发光的党徽;“鸟巢”上空,绚烂的焰火升腾绽放,化作“100”的纪年字样;红色看台上,观众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掌声欢呼声响彻夜空。6月28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时57分许,在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1921-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925年,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今天,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中
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
6月29日,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报告会并作报告,与1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一起重温百年党史,共同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喜迎党的百年华诞,锦江大礼堂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大礼堂上方,悬挂写有“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红横幅,广场两侧是一幅幅反映中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8日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赶考篇”
穿越历史的回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就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这条路,彰显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姿态;这条路,通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考卷,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造新征程上的新业绩,告慰成千上万的先烈和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代的开创者、开拓者、建设者?赶考不停歇,奋斗不止步!增强本领,担当新使命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初夏的北京,处处绿树成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谋求大同的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世界篇”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共产党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携手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情怀·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01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面对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攻坚篇”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行进到“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精神、以何种姿态继续前进?回首百年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斗争的精神和
勇毅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6
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一路劈波斩浪,誓要让中华崛起、让华夏大地旧貌换新颜……84年前,七七事变后,首批川军开赴抗日战场,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告四川各界人士书》,喊响川军出川抗战的热血誓言……1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省2.3万多个“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38.3万多名党员奋战抗震救灾一线,用冲锋的姿态喊出铿锵誓言……6年前,
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蓉隆重举行
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演员和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巴蜀儿女对党的感恩感激和热爱赞美之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
安逸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5
端午小长假期间,汶川映秀人杨云刚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又卖火了,相比地震以前,“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凉山“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已搬进县城新家,“幼儿园就在家隔壁,新生活超乎想象。”重庆妹儿杨谊在成都享受到补办身份证的便利,“川渝通办,现在办证不用两头跑了。”……这是生机盎然的巴蜀大地,这是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人

阅读下一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照亮前路的真理光芒——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求索篇”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回望百年沧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真理旗帜、接续奋斗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向着新的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