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照亮前路的真理光芒——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求索篇”

2021-06-23 00:23 来源:新华网 记者 朱基钗、王子铭、高蕾、徐壮 4256 点击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

回望百年沧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真理旗帜、接续奋斗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向着新的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跨越百年,感悟真理伟力

1921年1月1日,阳历新年,湖南长沙,大雪纷飞。

十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踏着五四先进文化催生的救国潮流,来到潮宗街文化书社,召开新民学会长沙学员会员大会,讨论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

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至于方法,启民主用俄式,我极赞成。因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

翻开历史的卷轴,自晚清以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无数志士仁人曾为救亡图存、革新图强而苦苦追寻、上下求索,但最终都失败了。

在各种思潮和主义的激荡甚至试错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走上历史的舞台。

游客在井冈山“井冈红旗”雕塑前参观、拍照(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给迷雾中前行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在一个农民人口超过80%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过作答。

崭新的课题,艰辛的探索。

深圳市风光(2020年9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从指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回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支持推动农村土地改革;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进行改革开放,由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发展大潮波澜壮阔,神州大地日新月异。

拼版照片:上图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4月24日,游客在整修一新的余村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新华社发

仲夏时节,浙江余村绿意正浓,一派江南好风光。

从昔日水泥厂、采石场遍布,漫天灰尘迷人眼,到如今被拆迁的水泥厂旧址变身五彩田园,余村多年来的绿色发展实践,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以“中国梦”凝聚最大公约数,以“五位一体”部署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谋划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扩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实事求是,永葆创新活力

延安革命纪念馆(5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四块二尺见方的石板经历70多年的岁月风霜已显露沧桑,然而石板上遒劲有力的大字——“实事求是”,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这石刻来源于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门楣,那是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亲笔所题。

这四个字,蕴藏着百年大党始终保持理论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密码。

延安城东北的桥儿沟革命旧址,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静静矗立。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这里召开。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上首次提出这一个关键命题。

一种对科学理论运用和创新的自觉自信,全新开篇。

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引领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的定语,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中写下令人瞩目的“中国模式”,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傲人的“中国奇迹”……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2月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8位“大包干”带头人在大包干纪念馆前展示自家领取的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1978年,安徽小岗村一间破旧茅草屋内,18名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想法,冒险在“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

一纸“契约”的力量能有多大?小岗村村民犹记得,“大包干”第二年,小岗生产队粮食总产量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产量总和。

从“大包干”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三来一补”到发展乡镇企业……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尊重基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适时将一个个“点”上的突破与改革经验总结、提炼、升华,再用以指导全国的实践。

1935年1月,在遵义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间仅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开始独立自主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朱德的一首诗作,道出了遵义会议后的崭新气象。

10年后,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国共产党首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

当年的会场,两侧墙上悬挂着6处标语,每一处都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缀有一个象征胜利的字母“V”。

拼版照片:上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下图为2021年3月31日拍摄的位于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新华社发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两次会议都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只有时刻保持自我革新的品格、勇于修正错误的勇气,才能迎来最终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重要的关口,但在每一次的突破中,中国共产党都能调整自己的政策或策略,以此确保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黎巴嫩共产党总书记汉纳·加里卜表示。

思想指引,凝聚复兴动力

2017年10月24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

“通过!”出席党的十九大的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庄严举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又一次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4个多月后,人民大会堂再一次见证庄严时刻。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如潮的掌声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宪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中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催生着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既融合统一,又相辅相成,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说。

历史的进程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从哪里开始。

2020年,新中国史上、世界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2020年3月29日,浙江宁波,春寒料峭。

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深入机器轰鸣的企业车间,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

从浙江考察返京不久,4月10日,北京中南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为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个重要论断——“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指引。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也同时跟进一步。

2020年11月,初冬的甘肃,寒意渐浓。

定西市临洮县龙门镇大寨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依然洋溢着温暖。乡亲们围坐在这里,饶有兴致地听从北京来的“老师”讲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群众感慨道:“这样的宣讲把大道理讲成大白话,未来5年、15年,我们国家怎么发展、老百姓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听就明白了。”

今年6月,建党百年之际,又一个理论通俗读本《新征程面对面》在全国各地书店上架,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怎么看新发展阶段、新征程如何开启等14个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新的长征路上,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是全党坚定初心使命的力量之源,始终是指引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科学武器。

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定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热点推荐
HOT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13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庆祝活动筹办工作各方面代表,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大家奋发进取、再创佳绩。7月1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
启航新征程 谱写治蜀兴川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越品越明、越读越亮。过去100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了不起!”7月4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洪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年历史既是辉煌过去,更是崭新序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四川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是新征程的动员令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 7月2日,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万丈豪情凌云壮志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
历史交汇点上的庄严宣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历史,立下又一座丰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见证历史性盛典。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领航,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侧记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鹏、刘奕湛)舞台中央,3000多名红衣青年举起发光道具,组成熠熠发光的党徽;“鸟巢”上空,绚烂的焰火升腾绽放,化作“100”的纪年字样;红色看台上,观众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掌声欢呼声响彻夜空。6月28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时57分许,在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1921-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925年,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今天,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中
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
6月29日,我省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党员老干部报告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报告会并作报告,与1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一起重温百年党史,共同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喜迎党的百年华诞,锦江大礼堂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大礼堂上方,悬挂写有“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红横幅,广场两侧是一幅幅反映中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8日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赶考篇”
穿越历史的回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就是一条永不停歇的奋斗之路。这条路,彰显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姿态;这条路,通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考卷,如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造新征程上的新业绩,告慰成千上万的先烈和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代的开创者、开拓者、建设者?赶考不停歇,奋斗不止步!增强本领,担当新使命这是6月26日拍摄的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初夏的北京,处处绿树成荫,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谋求大同的天下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世界篇”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中国共产党,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共产党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携手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情怀·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017年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面对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启示录丨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攻坚篇”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行进到“两个一百年”交替、“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精神、以何种姿态继续前进?回首百年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斗争的精神和
勇毅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6
100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一路劈波斩浪,誓要让中华崛起、让华夏大地旧貌换新颜……84年前,七七事变后,首批川军开赴抗日战场,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告四川各界人士书》,喊响川军出川抗战的热血誓言……1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省2.3万多个“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38.3万多名党员奋战抗震救灾一线,用冲锋的姿态喊出铿锵誓言……6年前,
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蓉隆重举行
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演员和全场观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情表达巴蜀儿女对党的感恩感激和热爱赞美之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 摄6月25日晚,以“巴蜀儿女心向党”为主题的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观演活动在省体育馆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
安逸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5
端午小长假期间,汶川映秀人杨云刚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又卖火了,相比地震以前,“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凉山“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已搬进县城新家,“幼儿园就在家隔壁,新生活超乎想象。”重庆妹儿杨谊在成都享受到补办身份证的便利,“川渝通办,现在办证不用两头跑了。”……这是生机盎然的巴蜀大地,这是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人

阅读下一篇

繁 荣 四 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2

6月1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的试跑动车组。杨尚威 摄(视觉四川)93分钟——6月18日,绵泸高铁试跑出成都到泸州的通行新速度。这条开通在即的线路,不仅会让泸州、自贡进入“高铁时代”,也将成为支撑川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时光穿梭。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繁荣四川,于此提速。而今,全省铁路运营里程逾5300公里,其中高铁运营